蜀南嘉陵江水侵活跃气藏出水特征及治水措施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中虽然对有水气藏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但由于气藏类型越来越复杂,加之后人对气田水的认识水平、认识程度都有差异,以致认识不统一,不能对生产形成强有力的指导。因此有必要在蜀南地区这种开发历史较长,活跃水侵气藏类型多样,治水经验丰富的开发实践基础上,结合前人认识,对该地区目前重点水侵活跃气藏不同出水特征,开展有效的治水措施研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有水气藏开发技术对策,全面提高有水气藏的开发效果。针对有水气藏特殊性的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已有一些经典理论方法,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并且四川盆地有水气藏开发研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技术。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有水气藏开发历程及技术思路变化特点,将蜀南地区嘉陵江组气藏的开发历程划分为控水采气、被动排水采气、主动排水、气藏整体治水等四个阶段;再认识已有的有水气藏开发经验。建立了判断蜀南地区嘉陵江组有水气藏水侵活跃程度的指标体系,分析了15个生产动态指标,提出了水体相对气藏容积比值系数、水气比上升速度、累积水气比、明显见水~2009年6月阶段水气比、地层水明显增加时影响气藏的采出程度、累积出水井比例、出水后单井最大日产水等7个关键指标,对有水气藏的水侵活跃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据此将有水气藏的水侵活跃程度划分为强、较强、较弱三大类,并研究了各类有水气藏的地质特征、出水特征。选取水侵活跃程度强的典型气藏——合江嘉陵江组气藏,水侵活跃程度较弱的典型气藏——麻柳场嘉陵江组气藏,对其开发历程、地质特征、出水特征、治水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水侵影响因素主要分为静态地质和开发动态因素,静态地质因素主要有裂缝(含断层)发育程度、产状和可动水体能量大小,开发动态因素主要有采速大小等因素。从而提出了针对蜀南嘉陵江组裂缝—孔隙型有水气藏的治水思路,认为活跃水侵气藏应遵循“主动、及早、整体”的思路,应将气藏整体治水技术思路贯穿于气藏开发的全过程;治水对策应以“有效释放水区压力、适当保持气区压力”为目标。这不仅是对有水气藏开发技术思路和方法的进一步扩展,而且对此类嘉陵江组裂缝—孔隙型有水气藏进行有效治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高级脂肪酸、三氯化磷、乙二胺和2-溴乙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将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连接在乙二胺上,合成了两种含有N原子的具有不同疏水基团的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TM
埕东油田西区为典型的非均质油藏,开采34年来采出程度45.1%,综合含水96.2%,开发形式严峻,水驱开发稳产难度大。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驱油剂组合而实现加合增效目的的复合驱油技术
智能井完井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油藏生产动态,远程控制油气井生产,在无调停作业条件下实现远程控制油气井各生产层的重新配产,降低或消
数控系统正朝着高速高精、多轴联动、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使嵌入式数控系统对处理器实时运算性能的需求大大提高,单核处理器已无法满足这些功能对计算带宽的要求,而嵌入式多核
中海油一缅甸合作区M区块存在浅层高压推覆体地层,普通的高密度水泥浆体系在浅层中低温下早期强度发展比较缓慢,水泥石强度低,给防气窜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此,本文研究了一套
目前国内各油田在硬岩地层、深井钻进中存在钻井速度慢、钻具寿命短、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等难题。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简称PID技术)引入高速球形硬质钢粒子冲击井底岩石,结
  焊接技术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保证。采用机器人焊接已经成为焊接技术自动化的主要标志。移动焊接机器人灵活性高、活
陶瓷涂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导向叶片、涡轮外环和涡流器等中等强度要求和优良抗氧化性能的高温零部件中。热喷涂工艺很难保证喷涂工件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