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本研究采用经典的博弈游戏考察儿童在决策中自身公平行为的发展模式,并对其公平行为是出于结果公平还是意图公平进行解释。与此同时,考察儿童心理理论和儿童公平行为之间的关系。另外,采用经典的一级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二级错误信念理解任务和失言理解任务来具体研究5-10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实验结论如下:
(1)儿童作为提议者时,无论是在独裁者游戏还是最后通牒游戏中,都给出一半左右的出价,表现出公平、利他和分享的倾向。最后通牒游戏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会给出越多的资源。而作为接受者时,大部分儿童会拒绝低于20%到30%的提议,表现出对于不公平的厌恶,并且不存在年龄差异。反驳了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支持了社会偏好理论。儿童的公平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发展,5岁儿童就可以表现出公平分配行为,而7-8岁是儿童公平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
(2)采用Mini版最后通牒游戏,考察儿童的公平行为是出于结果公平还是意图公平,结果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意图,但结果比意图更加重要。7-10岁儿童表现出绝对的公平倾向,强调分配结果的公平性。
(3)5岁儿童基本通过一级错误信念理解任务,7-8岁是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发展的关键期,9岁儿童才开始拥有失言理解这种精细的心理理论。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随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增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到兄弟姐妹类型的影响,有兄弟姐妹的儿童的一级、二级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要好于独生子女儿童,而在兄弟姐妹中年长儿童的失言理解能力要好于年幼儿童和独生子女儿童;男生二级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要优于女生,而女生失言理解能力要优于男生,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性别差异。
(4)心理理论能力能够促进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拥有一级错误信念理解的儿童会在独裁者游戏给出更多的出价,同时会使儿童在最后通牒游戏中更多地拒绝不公平的提议,失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会使儿童在最后通牒游戏中给出更多的资源。而且,二级错误信念理解的获得对儿童更好的理解意图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