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的空间表征—心理时间线及其与心理数字线的关系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qi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心理时间线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心理时间线存在的证据、心理时间线的特点以及心理时间线与心理数字线的关系。然后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心理时间线理论与其它时间理论的关系,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研究一重点探讨了基于纯粹时序关系的STARC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时序判断任务下,两个刺激(时间)点无论距离现在较近(1000毫秒)或较远(2000毫秒),间隔在秒级以下(500毫秒)或秒级以上(1500毫秒),都存在基于纯粹时序关系的STARC效应(实验1和实验2)。即当先后呈现的两个刺激之间没有明显内在逻辑联系,而仅有时间上先后关系时,也有时序早晚和空间左右的一致性关系。更进一步,在采用与时序判断无关任务时,依然发现了STARC效应,这表明时序信息的空间编码是自动和无意识的(实验3和实验4)。以上结果支持几秒钟内过去的时间符合心理时间线理论。   研究二采用时间词激活时间表征,在更广泛的时间尺度探讨了过去和未来内部的STARC效应及距离效应。实验结果发现,较近的过去(昨天)和未来(明天)内部存在STARC效应并且没有差异(实验5);较远的过去内部(去年)存在STARC效应,但较远的未来STARC效应则不显著(实验6)。更进一步,无论过去和未来内部都存在距离效应且有差异(实验7和实验8)。以上结果一方面表明从过去到未来在广泛的尺度上符合心理时间线理论,另一方面表明过去和未来在空间表征上是非对称及不均匀的。   研究三采用眼动实验,探讨了过去和未来不同时间点与空间注意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过去和未来不同的时间点会导致首次注视点位置从左到右的某种线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均匀(实验9和实验10)。以上结果直观形象的将内在心理时间线表现出来,不同时间点会激活时间线不同的位置,从而导致不同的空间注意转移,并表现为外在眼动位置非均匀线性变化。   研究四通过考察数字间的数量距离和激活方向对时距估计的影响,探讨了心理时间线和心理数字线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正序条件下,数量距离越大,时距估计越长;逆序条件下,数量距离和时距估计无关,并且和非数字的对照条件无差异(实验11、实验12和实验13)。以上结果支持心理数字线和心理时间线具有某种重合,而非分离独立的关系。   总而言之,本论文改进了以往研究的问题和不足,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不同实验指标在广泛的时间尺度上验证了心理时间线理论。其次,对心理时间线的特点,包括过去和未来的对称性和均匀性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对Viario(2009)的共同心理线模型,即心理时间线和心理数字线重合的观点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其他文献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实证主义的指引下为争取其科学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对我们认识自己和理解人类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我们仍不免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这种对科学精神的纯粹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饰方式,也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研究提出时空隐喻可以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但是目前时空隐喻对行为判断影响的研究还
电子游戏产业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电子游戏已经成为现代儿童与青少年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然而也为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暴力电子游戏会增加游
学位
教师是高情绪体验的一类群体,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个体在管理情绪体验的过程中,情绪调节效能感起着重要作用。情绪调节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
学位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是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为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校较关注教学的“宏观条件”,如硬件设施和规章制度,而
进行人际交往是社会人的一个基本需求。已有研究表明,能够影响个人与他人尤其是与重要他人交往的因素,不仅有个人的人格特点,如自尊、自我价值感,还有重要他人的出现,个人追求的目
青少年中后期是犯罪行为和问题行为发生的高峰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频发,其作案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响。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人力资源,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