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寄主范围广且破坏能力强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菌核病(Sclerotinia stem rot),是油料作物上的重要病害。油菜菌核病不仅导致油菜籽严重减产,而且导致油料品质下降。多年来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及以菌核净为代表的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是用来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由于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及二甲酰亚胺类药剂抗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筛选不具交互抗性的新型高效杀菌剂及研发增效减量使用的抗药性治理技术成为我国油料生产的重大需求。本文测定了2010-2012年从江苏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的3701个油菜菌核病菌株对多菌灵和菌核净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来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核盘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抗药性水平极高,抗药性菌株在群体中的频率分布各不相同,在0-44%之间。连续三年的多菌灵抗性发生频率分别为11.5%、10.1%和7.72%,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三年中仅在连云港地区采集到一株核盘菌对菌核净表现中等水平抗药性。交互抗药性研究表明,多菌灵与其它种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存在正交互抗药性,与乙霉威存在负交互抗药性;菌核净与其它种类的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杀菌剂存在正交互抗药性,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药性。通过对多菌灵和菌核净抗药性和敏感菌株的杀菌剂毒力室内筛选,发现氯啶菌酯及啶酰菌胺具有极高活性,平均EC50分别为0.016μg/mL和0.17μg/mL。进一步对这两种杀菌剂防治接菌的离体油菜叶片、温室盆栽油菜及田间油菜菌核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氯啶菌酯的保护作用大于其治疗作用,啶酰菌胺兼具有良好的保护与治疗作用,它们均对抗多菌灵与菌核净的油菜菌核病菌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治理油菜菌核病菌抗多菌灵与菌核净的替代药剂。作者随机筛选并测定了120个核盘菌菌株对氯啶菌酯的敏感性,其EC50分布范围为0.006-0.047μg/m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在含亚致死剂量的氯啶菌酯培养基上继代驯化培养,能够获得频率较低的氯啶菌酯抗性菌株,但抗药性水平较低且极不稳定,并与其它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因此,我们推测氯啶菌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风险为低等水平。在含啶酰菌胺的培养基上继代驯化培养,获得了变异频率较低的啶酰菌胺抗性菌株,抗性水平较高且能够稳定遗传。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啶酰菌胺抗性菌株菌丝生长速率降低,不产菌核,致病力下降,草酸含量下降,但菌丝电导率、呼吸作用以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与亲本菌株相比,啶酰菌胺抗性菌株对氧化压的敏感性与野生菌株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抗性菌株对旁路呼吸抑制剂水杨戊酸(SHAM)敏感性下降。有趣的是,在油菜菌核病菌中,啶酰菌胺与氯啶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存在负交互抗药性。以上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存在中低水平的抗药性风险。已知在许多病原真菌中,药靶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点突变分别是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产生抗药性的机制。作者发现氯啶菌酯抗性菌株的Cyt b基因并未发生突变,且抗药性状容易丧失,说明驯化获得的氯啶菌酯抗性可能是代谢调控的耐药性。作者发现啶酰菌胺抗性菌株的铁硫蛋白(SDHB)亚基第11位氨基酸由亲本敏感菌株的丙氨酸改变为缬氨酸(A11V),抗药性状稳定。进一步对该突变位点分析发现,该突变位点并非位于SDHB亚基的高度保守序列,且分子对接模型表明,啶酰菌胺与SDHB亚基的结合位点同样不包括第11位蛋白位点。然而,通过敏感菌株和抗药菌株的SDHB亚基同源互换,结果证明,SDHB亚基11位点突变的确是导致病原菌对啶酰菌胺产生抗药性的机制,且该点突变对抗药性菌株的其他生物学表型没有影响。以上结杲表明,病原菌存在抗药性表型不稳定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非靶标基因变异的抗药性机制;药靶非药剂结合位点的非保守区域氨基酸变异,同样也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基于啶酰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存在负交互抗药性,作者研究了啶酰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的增效减量混用技术。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杀菌剂在合适比例时可以表现增效作用,其中氯啶菌酯与啶酰菌胺在1:4和1:6时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455和1.964;苯噻菌酯与啶酰菌胺在1:2和1:4时的SR分别为2.396和1.755;氯啶菌酯与咯菌腈混用时,配比为1:1、2:1和14:1表现相加作用;而在4:1、6:1、8:1、10:1和12:1时,其SR值均大于1.5,且在1:8时增效系数可达2.813。进一步田间试验的结果也证明,氯啶菌酯、苯噻菌酯与啶酰菌胺混用,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均高于单剂相同剂量的防治效果。以上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或苯氧菌酯与啶酰菌胺按一定比例科学混用,不仅可以达到增效减量使用的目的,而且可以治理核盘菌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