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先秦时期的“德”观念为研究对象,从探讨“德”观念的起源及“德”的本义入手,通过系统地考察“德”观念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涵,以期厘清先秦时期“德”观念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德”观念起源问题的探讨。本部分笔者对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诸家观点进行了回顾与述评,认为“德”观念的形成当介于“德”的现象与“德”字出现之间,它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并把早期之“德”界定为政治概念,以之为前提,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资料中对传说时代的追记,将“德”观念的形成同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进行了综合考察,把“德”观念起源的具体历史阶段锁定在尧舜禹时代。第二章是对“德”之本义的探寻。本部分笔者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的同时,分别做了相应的检讨,赞同“德”之本义“行为说”的观点。通过挖掘传世文献中关于原初之“德”的思想遗存,结合尧舜禹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特点,对这一观点做了尝试性的补充,认为“德”的本义可以用“行为”来概括,但最主要的当指为政者旨在惠民利民的一套政治行为。第三章考察的是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有不少学者认为殷商时期不存在着“德”的观念,笔者通过借鉴吸收前人关于甲骨卜辞的研究成果,参照《尚书》中可靠的文献记载,对这一观点做了批驳。而后,以殷商时期的宗教观及其在此观念支配下的商人政治思维模式为历史背景,对《盘庚》篇中的十个“德”字的内涵做了分类解读,认为商代之“德”指的是殷王及其臣下的政治行为,它有着较为具体的实指内容。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沾染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并无伦理道德的意蕴,尚未达到对人内在品格要求的深层次维度。第四章考察的是西周时期的“德”观念。西周时期的“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笔者首先将今文《周书》中相关篇章所体现的“德”的思想,分成四个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解析,认为周初之“德”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其原始义“行为”的用法,“德”虽然具有了道德的意义,但还只是处于起步和萌芽状态,这与后世的个体心性道德尚有差距,周初统治者反复强调的“德”多指好的有具体内容的政治行为,而非空泛的道德之论。其次,笔者对“德”与周代的宗法制、分封制及礼制之间的关系分别做了阐述,旨在说明周初各项政治制度的创设意图是为了体现并贯彻“德”的理念,周人所理解的“德”乃是出自于制度的外在约束,并非源于个体的内在心性,“德”在当时还不是“道德”的同义语。最后,笔者对西周中后期的“德”观念做了初步的归纳总结,认为西周中晚期的“德”与周初相比,所面向的对象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初步地具有了哲学的内涵,并开始呈现出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第五章考察的是春秋时期的“德”观念。笔者主要参照《左传》、《国语》两部典籍中关于“德”的记载,对“德”所具有的政治功能、春秋时期的各种德行条目做了系统地梳理与总结,旨在论证至少在春秋晚期以前,“德”仍主要是政治概念,它是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而被当做一种政治手段来申说的,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与此同时,春秋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德行条目,表明人们对“德”的体认,逐渐从“善政懿行”的客观描述向“德”的抽象提炼发展。而后,笔者就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对“德”观念的影响展开论述,认为“礼”的新观念的确立及由此而引发的礼治思潮,使“礼”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形中削弱了“德”的政治功能,“德”逐渐地超越特定的政治层面,沿着精神层面而内向发展,附着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因素。孔子顺应了“德”的内面化、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通过对“仁”的发现与抽象,完成了对传统“德”观念的超越,把“德”改造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道德概念。第六章主要考察的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德”观念。孟子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提出性善论,将“德”完全植入人心,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在政治上倡导仁政;荀子则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提出性恶论,用“礼”来统摄诸德,重视礼义道德规范的外在他律,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尽管孟荀二者的“德”观念因人性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他们所言之“德”多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道德,他们的仁政与礼治均未脱离孔子所提倡的正己修身之道德本位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