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标志分子RAD23B和TSP-1的验证、功能研究和检测体系的建立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肿瘤,消化道肿瘤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约占我国肿瘤总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的一半,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都排在前五名。目前临床上用于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共同的特点是敏感度低,不适合用于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导致消化道肿瘤就诊是已为中晚期,因此寻找新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是摆在肿瘤学科学家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CRC组织芯片和斑点杂交(Dot blot)技术对CRC患者癌组织和CRC患者尿液的UV切割修复蛋白RAD23同源物B(Human homologue of yeast UV excision repair protein,RAD23B)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与癌旁相比CRC患者的RAD23B水平明显增高,CRC组织细胞浆RAD23B水平增高与CRC的病理分级,AJCC分期和肝转移有关,Kap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RC胞浆RAD23B水平增高与CRC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有关。Dot blot定量分析CRC患者尿液中RAD23B水平显示,相比于健康对照CRC患者尿液RAD23B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显示,CRC患者尿液RAD23B对CRC和肝转移性CRC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3和0.637。提示RAD23B与是一个潜在的CRC肝转移的标志物。接下来研究了 RAD23B在CRC发生和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首先,在体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敲降结直肠癌SW480和HCT8细胞中RAD23B的水平,发现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在沉默RAD23B的表达后被抑制。小鼠体内实验也发现,沉默RAD23B的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肝转移。然后,利用RNA-seq技术探究RAD23B调控结直肠转移能力的机制,发现抑制结直肠癌RAD23B的表达后Integrin信号通路被抑制,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Talin1/2/integrin/FAK/RhoA信号通路被明显抑制。进一步我们采用IP-MS技术分析了与RAD23B相互作用的分子,发现RAD23B与冠蛋白3(Coronin 3,CORO1C)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实验证实RAD23B与CORO1C存在相互作用和共定位。过表达RAD23B能够促进CORO1C和RAC1、Cortactin共定位于细胞边缘,促进肿瘤细胞伪足生成,抑制RAD23B表达则抑制CORO1C向肿瘤细胞边缘聚集。因此,我们提出 RAD23B 可能通过 Talin1/2/integrin/FAK/RhoA/RAC 1/CORO1C 轴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多肽组学技术发现,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肽段在食管患者血浆中表达明显增高,是一个潜在的ESCC早期标志物。TSP-1属于血小板凝血蛋白家族,生物学功能多样,具有调控细胞粘附、迁移、增殖和血管生成等作用。在肿瘤中,TSP-1依肿瘤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作用,或促进肿瘤的进展,或抑制肿瘤的进展。本研究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肽段N端和C端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血浆TSP-1的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并初步验证。初步验证结果显示血浆TSP-1随着食管不典型增生的进展,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当食管病变发展到食管癌阶段血浆TSP-1水平降低,但相比于健康对照血浆TSP-1水平依然明显增高。血浆TSP-1对食管不典型增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38,对ESCC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提示血浆TSP-1可以作为ESCC筛查的标志物。
其他文献
研究目标通过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评估自我取样HPVDNA检测技术及特异性标志物p16单染技术在卫生资源匮乏地区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宫颈癌早诊的筛查效果;并对新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及自然转归情况进行探讨,最终为制定适合新疆卫生资源匮乏地区人群宫颈癌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数据,也对其余欠发达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手段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进而为健全我国宫颈癌筛查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1.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女
研究背景人体皮肤老化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其中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所致的日光性老化是皮肤老化中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皮肤老化,尤其是面部老化的方法包括光电技术、外用生物及合成性药物、肉毒毒素及胶原蛋白等注射类产品。随着脂肪移植技术的普及以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应用脂肪组织及其相关移植物促进皮肤组织再生的报道也日益
第一部分:基于CTA和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结直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学观察目的基于CTA和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探讨结直肠系膜血管的解剖结构、分型、变异、走行及术后血流重建通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结直肠癌行手术治疗,并具有薄层强化CT数据和完整病例资料的177例患者相关数据,完成血管三维重建,对结直肠系膜血管进行系统性解剖观察和
● 第一部分应用炎症-凝血指标建立局限性肾癌患者预后模型及其临床价值目的:基于前期研究发现的肾癌患者外周血炎症免疫和凝血指标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呈现正相关的基础,本研究旨在通过筛选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前多种血液学指标和肿瘤学特征,建立局限性肾透明细胞肾癌患者(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材料和方法:总共收集并纳入2013年3月-2
背景与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首要死因,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膳食结构不合理与CVD密切相关。在我国成人心血管代谢性死亡相关的膳食因素中,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分别处于第二位和第四位。既往研究发现增加果蔬摄入量可以降低CVD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但最佳的果蔬摄入量尚无定论。另外,CVD作为一种复杂性疾病,受到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目的:通过建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pSS-RTA)患者的单中心初治队列,探索初治pSS-RTA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以及生存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pSS-RTA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pSS和RTA相关临床表现、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以pSS-RTA的确诊时间作为基线时间点,对初治pSS-RTA患者进行基线特征描述及亚组分析;进一步进行病例
目的:近些年来,已有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克隆抗体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有效。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治疗其他晚
第一部分:急性胰腺炎早期抗炎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探究在AP患者早期使用吲哚美辛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发病时间在48h以内的AP住院患者,比较标准治疗和标准治疗联合吲哚美辛栓的临床疗效。结果:1.共133名AP患者纳入分析,吲哚美辛组(n=59)和标准治疗组(n=74)患者入
第一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新发肺间质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回顾既往有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新发肺间质病变(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发病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探究与RA-ILD发病相关的重要临床危险因子。方法:通过检索 Pub
大规模的癌症基因组测序表明,体细胞突变积累可能受环境暴露、组织类型以及器官或组织所处的解剖学部位的影响。现有大量数据支持这样的假说,即在健康人形态正常的细胞中,也存在癌症相关突变的累积。已有一些先期研究结果,使我们对正常组织的突变负荷及其克隆进化有所了解。但先期研究所用的器官或组织标本通常来源于不同个体,由于个体间遗传背景和生活史不同,所获结果难以比较和得出正确结论。为进一步准确解释突变与癌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