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痈(急性乳腺炎)临床常见,瘀滞期多以积乳为主,细菌感染较轻或尚无细菌感染,及时手法排空乳汁,可以避免炎症进展,并可继续哺乳。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技术协作组排乳技术验证研究中发现,需研制一个针对手法排乳治疗瘀滞期乳痈的疗效评价表。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根据瘀滞期乳痈的临床表现,参照Kvist等的评分条目,加入全身症状、功能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等条目,组成评分初表。经临床试用,对条目进行取舍,得到第一稿评分表。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排乳技术协作组的专家咨询,得到第二稿评分表。在研究生开题报告后,根据所提意见,并对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治医生以上专家再次咨询,得到第三稿评分表。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门诊就诊手法排乳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8例进行疗效登记。对评分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与目前认为较好的2002年《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分标准(对照表)进行多项指标的横向比较。结果:1.信度:40例患者重测信度相关系数0.968(P=0.000);内在一致性分析Cronbach’s α系数为0.878,校正后为0.881。2.效度:本评分表的疗效与对照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814(P=0.000):KMO和Bartlett检验,其值KMO为0.854,Bartlett为386.52(P=0.000),适合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97%;Spearman相关系数(效度系数)为0.807(P=0.000)。3.反应度:治疗前后各条目的总分进行配对t检验,t=21.735(P=0.000);而各条目分别用配对秩和检验,P值均在0.000水平之上;治疗前后各条目的标准反应均数(SRM)和变化率(CR)比较,除“哺乳情况”分别为0.41、15.1%之外,其他各条目的SRM均在0.8以上(P=0.000)和CR均在50%以上(P=0.000)。与对照表比较,本评分表各条目的SRM、CR值及总分均大于对照表的相应值,且t值也大于对照表。4.临床疗效:108例患者经1-3次手法排乳后,疗效评价显示治愈32.41%,显效49.07%,有效14.81%,无效3.7%,临床获益96.3%。其中40例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表比较,本评分表治愈45%,显效37.5%,有效17.5%,无效0%,临床获益100%;而对照表治愈15%,显效52.5%,有效12.5%,无效20%,临床获益80%。结论:1.本研究的瘀滞期乳痈手法排乳疗效评分表,经过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检测,显示该表的信度良好、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良好、反应度良好。2.本评分表与2002年《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评价标准的反应度进行比较,显示本评分表优于对照表。3.通过临床疗效与对照表的比较,显示本评分表更能反映瘀滞期乳痈手法排乳的实际疗效。本评分表可试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