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文献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当代医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腧穴进行研究,探究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针刺穴位特点及选穴规律;2.临床研究:观察电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滑膜的影响,验证电针透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直观量化依据;3.基础研究:基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观察电针透刺干预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滑膜焦亡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选穴规律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中的“文献检索-专业检索”的方法,对1996年至2021年近25年的关于“电针疗法”以及“电针透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痹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腧穴名称、症候术语进行规范化,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腧穴频次、各证型腧穴频次、腧穴经络分布、腧穴体表位置分布、特定穴分布、腧穴组合关联规则进行数据管理、统计与分析。2.电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二科就诊的10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限为2021年05月至2021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要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普通针刺方法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透刺方法治疗。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期的膝关节积液、关节滑膜厚度及滑膜血流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期膝关节VAS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KOOS结局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基于NLRP3/caspase-1/IL-1β通路探讨电针透刺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焦亡的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离断大鼠右后肢前交叉韧带法造KOA模型。实验组予右后肢犊鼻、内膝眼透刺,血海、梁丘透刺并连接电针,20min/d,10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d,共干预2个疗程。对照组予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直刺并连接电针,电极接法、疗程等同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治疗。实验结束后,通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进行大鼠膝关节软骨形态学观察,通过HE染色进行关节滑膜形态学观察,对滑膜髌上囊部位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囊内积液情况,ELISA测定血清IL-1β、IL-18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NLRP3、GSDMD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滑膜中NLRP3、GSDMD、pro-caspase-1、pro-IL-1β、caspase-1及AS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对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腧穴处方规律研究检索文献834篇,进行筛选后共计纳入文献514篇,共涉穴位86个,总频次达3897次。“犊鼻”出现频率最高,达484次,出现比例达94.16%,出现次数大于100次的穴位一共有9个,穴位数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共18穴,占20.93%;其中穴位频次数最多的经络为足阳明胃经,共1264次,占32.44%。明确提出证型的针灸处方共有27首针灸处方。在取穴方面“近部取穴”占比较大,为45穴,占52.33%;总频次达3689次,占94.66%。2.电针透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BMI指数、患病部位等方面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与临床特征资料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基本材料分析,纳入的10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女性患者74例,男性患者32例;低BMI患者4例,正常BMI患者39例,高BMI患者63例。(3)关节滑膜厚度,A组内比较:对照组治前与后、中与后比较(P<0.05),治疗前与中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与中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中组间比较(P<0.05)。膝关节积液,A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后、中与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中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前与中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中与后中组间比较(P<0.05)。关节滑膜血流,A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后、治疗中与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中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中与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中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中与后中组间比较(P<0.05)。(4)VAS评分结果,A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后、中与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中与后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与中比较差(P>0.05),治疗后中比较(P<0.05)。(5)WOMAC总分比较,A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与中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中组间比较(P<0.05)。(6)KOOS总分比较,A组内比较:对照组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后、前与中、中与后比较(P<0.05),B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P>0.05),治疗中与后中组间比较(P<0.05)。3.电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焦亡的实验研究(1)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察Mankin’s评分:与模型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nkin’s评分相比较,假手术组大鼠软骨状态良好,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Mankin’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Mankin’s评分有所升高(P<0.05)。(2)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HE染色:假手术组滑膜结构正常;模型组滑膜内衬层细胞数量增多,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有多个血管生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滑膜内衬层细胞层数增加少,胶原纤维组织面积小,炎细胞浸润少。(3)超声检查各组大鼠髌上囊积液:假手术组仅表现极少量积液;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的积液量明显增多,其中模型组液性暗区面积最大,积液量最多;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积液量明显较少,趋近于正常滑膜;对照组积液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减少,但仍明显多于治疗组。(4)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18表达水平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和IL-18含量均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IL-1β和IL-18含量有所增多(P<0.05)。(5)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滑膜组织NLRP3、GSDMD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滑膜中NLRP3和GSDMD含量均明显增多(P<0.05);经过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滑膜中NLRP3和GSDMD含量明显减少(P<0.05);另外,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NLRP3和GSDMD含量有所增多(P<0.05)。(6)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NLRP3、GSDMD、pro-caspase-1、pro-IL-1β、caspase-1及ASC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滑膜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滑膜中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caspase-1、ASC、GSDMD、pro-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NLRP3、pro-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文献研究:电针及电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不同证型的取穴也以局部取穴为主,穴位数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频次数最多的经络为足阳明胃经,取穴相对规范和统一。按照频率高低排列,犊鼻、内膝眼、血海、阳陵泉、梁丘、足三里、阴陵泉、阿是穴、鹤顶出现频次较高。结合膝关节解剖位置特点和透刺针法特点,选择犊鼻与内膝眼透刺,血海与梁丘透刺,结合电针治疗,为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基础,其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2.临床研究:电针透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肿胀及僵硬症状,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及社会娱乐参与情况,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电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改善患者膝关节积液、关节滑膜厚度、关节滑膜血流情况,其对关节滑膜的作用机制,有待基础实验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3.基础研究:电针透刺治疗有效抑制了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炎性因子IL-1β和IL-18的分泌,减轻滑膜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炎症级联的发生,抑制滑膜焦亡的发生,说明该治疗方式对减轻滑膜炎症,延缓KOA进展具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