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超声检查由于其安全性、方便性以及可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到临床。肺超声所记录的B线改变反映的是机体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容量超负荷,以及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均会引起血管外肺水的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肺超声B线数目及变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状态及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讨肺超声B线是否可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非住院患者,所有人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美国GE公司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腹部超声检查探头测量以上患者胸壁28个区域的透析前B线总数,透析后B线总数,并计算透析前后B线的改变量;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心功能相关参数,根据其透析前后的体重变化测量其实际脱水量。分别分析透析前B线数、透析后B线数、B线改变数与容量状态及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变量间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各因素之间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共纳入31名患者。在透析前,17人存在轻度肺充血(B线数6-15条),10人存在中度肺充血(B线数15-30条),2人存在重度肺充血(B线数大于30条)。另外两人透析前的B线数小于或等于5条,被认为是不存在肺充血。经历4小时的透析治疗后再次行肺超声检查,所有患者体重均下降(透析前平均体重71.2±16.4Kg,透析后平均体重68.5±16Kg),所有患者B线数均下降(透析前平均B线数14.5±8.0,透析后平均B线数4±3.8)。其中20人透析后B线数小于5条,被认为是不存在肺充血,11人存在轻度肺充血,没有中度和重度肺充血的患者存在。2.选取E/e?作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其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及左室舒张功能I级的患者占25%(8人),左室舒张功能II级患者占65%(20人),左室舒张功能III级患者占10%(3人);EF值代表左室收缩功能,仅有2人EF值小于50%,其余所有患者EF值均大于50%。3.将所有患者的透析前后B线的改变数(△B线)与患者实际脱水量(透后体重减去透前体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将左室舒张功能正常及左室舒张功能I级的患者(E/e?<8)及左室舒张功能III级患者(E/e?>15)患者排除后,再次分析余下患者的△B线数与实际脱水量,发现二者存在线性相关。4.体重增长与透析前B线的存在线性相关,E/e?、体重剩余与透后B线存在线性相关。结论:肺超声B线广泛存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历透析治疗B线数可明显下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左室舒张功能会影响透析患者的B线程度;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对透析前B线数目影响更大,而左室舒张功能、透析后体重剩余对透析后的B线数目影响更大;当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较轻时,B线数目的改变与患者机体容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因此可以根据患者透析前后的B线数目以及其变化辅助判断患者透析是否达容量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