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具有毕生发展的趋势,尽管学龄前儿童对错误信念的认识和理解被看作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进步,但相关研究者认为,此时儿童获得的是一种复制性心理理论。此后,被广泛认同的一种看法是:儿童在5-8岁将会发展出解释性心理理论,解释性心理理论(interpretive theory of mind)是指“儿童能够理解不只是外部信息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心理在解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这是一种儿童更晚才获得的,更复杂的认识世界的能力,与复制性心理理论相比,区别在于拥有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儿童能理解他人对外部信息的主动构建和解释过程,能够理解在此过程中,个体的心理与外界的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心理对外部信息客观、简单、直接地复制过程。现有相关研究认为,儿童大约在6岁左右开始表现出对解释性的理解,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很不完善,关于我国儿童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开始发展的年龄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在以往对儿童解释性心理理论的相关研究中,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材料存在差异,即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材料的使用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5-8岁儿童在基于事实领域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情况,以及探讨研究范式的不同是否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已改编的玩偶范式和两可图形范式,对佳木斯市某幼儿园和某小学的120名5-8岁儿童进行施测,考察儿童基于事实领域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心理过程对模糊刺激的解释性,6岁儿童开始获得基于事实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7岁儿童能够较好的解释不同知觉者对同一信息有不同解释现象的原因,8岁儿童在基于事实领域的解释性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水平较高;儿童基于事实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各年龄组儿童在不同研究范式上得分差异显著,玩偶范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两可图形范式上的得分。也就是说,研究范式的不同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