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乳腺癌模型建立及其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目的:建立大鼠Walker-256乳腺癌模型,并评价其在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Walker-256细胞大鼠腹水瘤传代,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5只,采用稀释腹水瘤腋窝皮下接种。动物成瘤后行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检查。结果:大鼠接种成功率为84.4%。成功应用于弥散加权成像100%,波谱成像69.4%,灌注成像36.1%。结论:Walker-256乳腺癌动物模型建立简单,成功率高,大鼠对实验操作耐受性好,是较理想的影像学研究动物模型。第二部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大鼠乳腺癌化疗早期反应的定量分析和评价中的作用,对不同的检测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应用的优缺点。材料和方法:雌性SD(Sprague-Dawley)大鼠24只,体重200±10g,化疗组15只,对照组9只。左侧腋窝皮下接种Walker-256大鼠自发性乳腺癌细胞成瘤。GE—Signa1.5TMR扫描仪,化疗前及化疗后24小时分别行DWI成像。采用SE—EPI序列,多弥散敏感因子(b值)扫描,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对肿瘤最大层面、小ROI区ADC值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利用直方图分析方法,对肿瘤内多个层面的ADC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在各b值下,对化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层面、小ROI区ADC值进行分析,其变化均未达到显著统计学差异,而直方图分析方法显示化疗组肿瘤ADC总mean(P≤0.001)、ADC1.1mean(P=0.026)、ADC1.3mean(P=0.009)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改变。化疗组Mp1.1(P=0.001)和Mp1.3(P≤0.001)亦出现显著增大。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用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反映肿瘤内部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为临床提供一定的预后和进一步治疗措施制定的信息。第三部分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RS)在大鼠乳腺癌化疗反应的定量分析和评价中的应用及价值。材料和方法:雌性SD(Sprague-Dawley)大鼠24只,体重200±10g,化疗组15只,对照组9只。左侧腋窝皮下接种Walker-256大鼠自发性乳腺癌细胞成瘤。GE—Signa1.5T MR扫描仪,化疗前及化疗后24小时分别行MRS成像。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胆碱峰(Cho)峰高、峰下面积、胆碱/脂质峰(Cho/Lip)峰高、峰下面积比变化。结果:化疗组化疗后胆碱峰平均峰高及峰下面积较化疗前有明显减低(峰高,P≤0.001;峰下面积,P=0.002),化疗组Cho/Lip峰高比及峰下面积比在化疗后亦显著减低,(峰高比,P≤0.001;峰下面积比,P=0.002)。而对照组给药前后相应参数均未出现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是一种及时、有效、切实可行的评价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方法,可以在早期为临床提供肿瘤药物反应和分子生物学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