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黄芪根腐病菌的拮抗菌G88、G11和G10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农药开发潜力的评价研究。主要明确了这3株拮抗菌的分类地位和促生性能,并对菌株G88和G11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优化了发酵培养基,同时测定明确了上述两株菌的土壤定殖力、遗传稳定性及菌株间亲和性,为后续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经典分类方法(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明确了拮抗菌G8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拮抗菌G10和G1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通过测定溶磷、解钾、固氮、分泌IAA、产HCN和淀粉酶活性等促生性能,明确了三株菌均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3.通过对菌株G88、G11进行抑菌机制初步研究及生物膜产生能力的测定,发现菌株G88、G11产生抑菌物质的种类和能力大小有所差异,且菌株G88可以产生生物膜,G11则不能产生物膜。4.以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响应面法对菌株G88和G1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拮抗芽孢杆菌G88的发酵培养基为:21.16 g/L葡萄糖、17.31 g/L牛肉膏、20.64 g/L花生饼粉、CaCO3 2.0 g/L、NaCl 0.7%;拮抗芽孢杆菌G11的发酵培养基为:9.72 g/L葡萄糖、23.65 g/L蛋白胨、豆饼粉6.49 g/L、0.0008%FeSO4、CaCO3 2.0 g/L。发酵培养基优化前与优化后相比发现菌株G88抑菌活性增加了21.8%,菌株G11抑菌活性增加了8.1%。5.通过对拮抗芽孢杆菌G88和G11进行氨苄青霉素标记后,测定G88Ap和G11Ap的土壤定殖力,发现7 d时菌株G88Ap和G11Ap在土壤中的定殖量最大,达1.18~1.73×106 cfu/g;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30 d时降至1.0~1.35×105 cfu/g。据此,可以考虑每隔20 d左右增加一次拮抗菌的施用。6.传代实验结果显示,菌株G88和G11具有良好且稳定的遗传稳定性,菌株G88和G11在连续传代十次后,与原始菌株相比抑菌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峙拮抗实验表明,菌株G88和G11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混合施用能增加抑菌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