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判断直肠癌切缘安全性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质谱分析方法寻找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并比较筛选后的差异性代谢产物随距肿瘤不同距离的相对丰度聚类结果和变化规律,用以判断直肠癌肿瘤的安全切缘,为临床准确判断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25名直肠癌患者(包括:T1期患者2例、T2期患者3例、T3期患者16例、T4期患者4例)共150个组织样本(每名患者分别留取6个组织样本:标记为1、2、3、4、5、6,分别代表:肿瘤组织、距肿瘤0.5cm、1cm、2cm、3cm、5cm处组织)进行检测,获得其代谢图谱及数据。首先比较肿瘤组织与距肿瘤5cm处(正常组织)样本的TIC图和PCA结果,观察各组样本间是否存在差异;之后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性代谢产物;对上述差异性产物在T1、T2和T3、T4期的1、2、3、4、5、6共6个组物质进行聚类分析,观察聚类分析结果情况,然后按聚类结果重新分组后再进行判别分析,对差异性物质进一步筛选,然后通过比较差异性代谢产物在1、2、3、4、5、6共6个组内丰度的变化规律,用以准确区分肿瘤与正常组织,为临床准确判断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果:(1)通过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距离肿瘤5cm处正常组织进行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后得出:乙基3-羟基三酯、二甘油三酯、7-脱氢胆碱、乙酰氨基苯丙胺酸、单皮酸甘油三酯、24-O-b-D-葡萄糖苷、甘油三酯、N-乙醇胺、丙基肉碱、脂肪乙酰、脂肪醇、3,4-二氢氧苯丙醇、4,5环氧酰胺、4-羟基丁二苯甲酸、硫酸盐3’-磷胺5’-磷酸酯、1-O-β-D-葡萄糖醇-2、1-乙酰甘油磷酸、1,2,3-三乙酰甘油、苯丙胺核苷单磷酸盐、腺苷酸、N-乙酰-α氨基酸、N-丙烯酰胺可能是诊断直肠癌和正常组织的差异性代谢物。(2)T1和T2期直肠癌患者中:乙酰氨基苯丙胺酸、乙基3-羟基三酯、1-乙酰甘油磷酸、苯丙胺核苷单磷酸盐、1-乙酰甘油磷酸、N-丙烯酰胺、4-羟基丁二苯甲酸、4,5环氧酰胺、腺苷酸、7-脱氢胆碱、丙基肉碱相对丰度自肿瘤中心处至正常组织处相对丰度变化在距肿瘤0.5cm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相对丰度在之后的组织中变化呈平稳趋势。(3)T3、T4期直肠癌患者中:乙酰氨基苯丙胺酸、乙基3-羟基三酯、1-乙酰甘油磷酸、腺苷酸、苯丙胺核苷单磷酸盐、1-乙酰甘油磷酸、N-丙烯酰胺相对丰度自肿瘤中心处至正常组织处相对丰度变化在距肿瘤2cm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相对丰度在之后的组织中变化呈平稳趋势。结论:(1)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存在代谢产物的差异性,这些产物可能是作为直肠癌诊断的差异性标志物。(2)本研究中,T1、T2期直肠癌患者中0.5cm与正常组织有相同的质谱结果,差异性代谢产物区分的肿瘤安全距离是0.5cm,0.5cm可能是直肠癌手术的安全切缘。(3)本研究中,T3、T4期直肠癌患者中2cm与正常组织有相同的质谱结果,差异性代谢产物区分的肿瘤安全距离是2cm,2cm可能是直肠癌手术的安全切缘。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AH)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外周血食欲素(orexins)水平与其相关性,为AH合并ADHD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潜在血清学标志物。方法:本研究纳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的6岁~13岁AH儿童122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尽管大多数患者病情进展缓慢且预后良好,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腺体外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肿瘤恶性进展。其中,侧颈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复发率增高和存活率降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十分重要。目前,术前侧颈部淋巴结转
背景:皮下积液是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原因包括:脑脊液外漏,细胞组织炎性反应及渗出等。皮下积液对人体危害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吸收,对人体几乎无害;严重者可影响皮瓣与骨瓣粘附,延迟切口愈合,引起切口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颅压升高、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特别是顽固性皮下积液,会导致严重颅内感染,且疗效欠佳,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其
研究目的: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抑制剂THZ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细胞活力检测实验(CCK)、细胞增殖计数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DK7抑制剂THZ1(0n M、12.5n M、25n M、50n M、100n M、200n M、400n M)对p53突变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Hs-578T、p53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DU4475、激素受体阳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对于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首先,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同时使用A280法测定其浓度。其次,随机将25只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甲强龙治疗组,外泌体治疗组,外泌体联合甲强龙治疗组,每组5只。其中假手术组切除椎板后不做特殊处置,其余四组使用击打法在T10部位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1 h,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基于105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分析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PVS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探讨各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为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完成的105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
目的: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9例胰头癌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统计远期肿瘤结果。分析胰头癌神经、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与胰头癌根治术后生存预后有关的临床指标。有助于胰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决策,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生存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更优、更及时的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
目的:通过对分别采用单、双枚融合器植入的腰椎单节段椎间融合的邻近节段的CT评估,探讨单、双枚融合器植入对邻近节段结构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3月01日到2020年10月31日,90例腰4-5或腰5-骶1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均为单节段责任病灶。采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均为致病侧开窗减压、间盘切除并融合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人兽共患病。RABV是典型的嗜神经性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导致宿主死亡。近年来,我国RABV毒株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出现了北极相关群、世界群草原型和印度次大陆群等新的进化分支,不同毒株的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对流行时间较长的亚洲群RABV的毒力检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多,但是目前尚没有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第十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预期,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可能提供新的治疗方式。目的:研究具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化疗、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功能的靶向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膀胱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制备兼具膀胱癌靶向性、MRI、PTT、化学治疗功能的叶酸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