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宫内节育器材料——纳米金属铜/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IUD)由于具有长效、安全、简便、可逆、经济等特点,因而成为世界上特别是中国的广大育龄女性广泛使用的一种节育器具。在我国已婚育龄妇女中,应用IUD 进行避孕者达40%以上。现在广泛使用的含铜IUD还存在如疼痛、出血和月经紊乱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与现有含铜IUD 存在的缺陷有关。这些缺陷主要是置入初期铜离子存在“爆释”、金属铜与子宫内膜直接接触、金属铜的有效利用率不高、金属铜表面会变粗糙和沉积坚硬沉积物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全新的IUD 材料即聚合物基纳米金属复合材料,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将聚合物基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应用于计划生育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我们选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纳米铜(nano-Cu)颗粒为活性物质,采用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出了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非等温结晶行为、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吸水性能、释放性能及自洁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对组织结构的研究表明,Cu/LDPE 纳米复合材料是LDPE 和nano-Cu 颗粒的一种简单混合物,虽然nano-Cu 颗粒在基体中存在团聚等现象,但总体上分布是均匀的,并且加入的nano-Cu 颗粒对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的结晶有显著影响而导致其具有不同于纯LDPE 的结晶形态。对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随着nano-Cu 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融化温度降低、结晶温度升高、结晶度减小; 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纯LDPE 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范围都明显增大、结晶温度降低,且在各种冷却速率下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都高于纯LDPE。说明加入的nano-Cu 在增大聚合物基体结晶的形核率的同时,也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而减小了晶体的生长速率; 对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好于纯LDPE 而又不同于微米复合材料,它随着nano-Cu 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在2wt.%时达到高于纯LDPE18℃左右的峰值,以后随着又nano-Cu 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微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在微米铜(micro-Cu)含量为6wt.%时才达到峰值且以后不再随含量增加而改变。这种差异与不同尺寸的铜颗粒对聚合物基体分解产物挥发的阻碍作用不同、以及nano-Cu 的尺寸效应导致它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远远大于微米颗粒有关; Cu/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小于纯LDPE并随着其中铜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与nano-Cu 的加入减少了复合材料横断面上聚合物基体的有效承载面积率有关。另
其他文献
<正>晴朗的时候,望着夜晚深邃的天空,能看到几十颗大小不同的星星若隐若现地闪着,好不浪漫!梦寐摘取一颗滴进青春的酒杯,一饮而尽。星星就是凡人的珍珠!可如今,这珍珠多半看
集体土地的命运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走向。集体土地国有化、私有化都属于彻底改革派观点,在当前的中国缺乏可行性,比较可行的方案是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按
通用高分子材料产量大,应用面广,但不能满足较高的使用要求。采用臭氧化技术在非极性通用高分子材料分子中引入含氧极性基团,通过与有关组分共混可实现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
纳米材料由于其新颖、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器件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化学、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世界性研究热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8页例题1~3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人体的健康取决于诸多因素,人并不会因为参加体育运动而百疾全消。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够保证我们不患病,只能是在决定人体健康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理解为: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促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89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目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胶原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方法:采用三根TSK gel G2000 SWXL(7.8 mm×30 cm,Tosoh)色谱柱串联,流动相为乙腈-水-三氟乙酸溶液(10:90:0.1,v/v/v);流速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89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正确运用计算公
《易经》的教育观可以从“物生必蒙”———“教学为先”思想的发端、“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蒙以养正”———中国特色的教育概念的精髓、“包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