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地方类型之一的岭南园林,其独树一帜的造园风格是岭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特征与内涵都突显出它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迥异。
园林美学作为园林学与美学交叉而生的新兴学科,其产生及其理论发展既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野,也丰富了园林理论。本文以岭南园林作为切入点,对园林学和美学发展进行的一个细致化的研究。首先选取“近代”这个特定的时间区域,和“岭南”这个特定的地域,以美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审美活动为研究内容,以近代岭南的典型园林为研究对象,揭示近代岭南园林的文化精神、人文品格、审美过程和美学特性。其次是运用文化学的理论,研究岭南文化与近代岭南园林审美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岭南园林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心理过程与客体美的属性,再以分析对比的手法分析岭南园林与其他园林的异同,突显近代岭南园林的美学特征。这种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手法,是在综合和借鉴价值论哲学、艺术学、社会学、文化学、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来共同构建的理论框架,显示出一定的学术探究价值与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看,岭南园林艺术既表现物质层面的意义,又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人文内涵,即具有现实娱乐的世俗性,又具有舒发情感的高雅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近代岭南园林美学研究上采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实际层面的调查考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打破传统园林艺术研究认识论的框架,挣脱原有的以建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方式,运用新兴的人文学科研究成果,透过岭南园林艺术的现象看其本质特征,揭示近代岭南园林的文化背景,探究其审美属性和审美感兴过程,最终为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园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近代岭南园林扎根于岭南文化的土壤,于兼收包容文化条件下发生和发展,其兼容文化条件使近代岭南文化在打散——重构的社会文化风气中发展、分解、更新传统文化以及吸收西方文化过程碰撞中经过自我调适后形成广博卓越的文化胸襟。近代岭南园林从传统文化的更新到西方文化的介入,从孕育文化到吐故纳新的革新过程,均展现近代了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轨迹,并渐趋重商务实,重商使岭南文化具有了灵活的性格特质与敢为人先的行为,务实使岭南文化具有了入市的社会氛围。这种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地域文化精神推动了岭南园林发展,是近代岭南园林突出体现的灵活开放、兼容、创新的时代审美文化内涵。
园林美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是审美活动中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岭南园林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审美需要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客体的审美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需求。园林审美活动中的感兴过程具有非功利性、直觉性、创造性、超越性和愉悦性。而其审美追求是客观的,又是变化发展的,它既具有适应环境的生态性,又具有贴近人们的生活性和表现人文的社会性。生态性是近代岭南园林赖以生存的根基,主要表现在适应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生态文化、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的具体形态。生活性是岭南园林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体现了岭南人的生活需求,是世俗文化的审美属性。社会性体现了园林的内涵,是特定社会和地域发展环境、人文精神下形成内敛与开放两种矛盾的以及时尚的审美属性。由于近代岭南园林突出的审美属性有别于北方、江南和西方园林。因此,本文在比较中进一步研究近代岭南园林与北方园林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江南园林相异的表现手法,与西方古典园林截然不同的审美属性。
园林的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知而产生情感反应是审美感兴的过程。人们的审美活动具有审美预示、审美兴象和审美延续三个心理阶段。作为客体的岭南园林,其具象物质首先触引了主体,主体的心在情意之感发随之而来,触发了非自控性的审美兴象后,不由自主的心之向往的追求审美的延续,在空灵境与情感回心境后,形成近代岭南园林意境的过程。
本文在关注岭南园林古代发展历史的轨迹的同时,审视现代岭南园林的审美价值的延续,是为了启迪未来岭南园林有良性发展。伴随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要日益增强,审美趣味日趋多元,岭南园林将呈现新的生机,蓬勃发展的面貌。现代岭南园林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凸显多元文化的整合模式和亲近自然的栖居模式。
近代岭南园林是近代岭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其展开美学研究,对于岭南园林的保护,岭南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未来岭南园林传承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