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了穷途末路,社会性质也随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一批接受西方近代思想、饱含爱国热情、矢志变法强国的仁人志士,对清末教育制度的腐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改革教育,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宋恕就是其中一位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近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在当时较为突出,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宋恕(1862—1910年),浙江温州平阳人,生逢家国多难之时,飘零南北,备尝艰险,穷愁著述,被誉为“旷世之大儒”。作为一名胸怀抱负、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一生落魄,未见时用,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宋恕认为老百姓的生存境况是与其文化教育程度低下直接相联系的,所以教育的目的是解除民间疾苦。这和其他维新派不同。(二)、宋恕对近代学制的规划主要是:在教育管理上,主张办学经费出自民间,由民选的议院来确定学制、编写教材、招聘教师、监督评估教学等,主张民办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废除程朱理学的束缚,恢复孔孟原始儒家教义,同时主张学习老庄及各文明古国先哲学说,注重史学、经世实学、欧美科学、英法日文教育,反映了他的西方新兴科学和本国优良传统二者并重的思想。(三)、宋恕重视间接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唯一场所,间接教育(即社会教育)虽然没有学校教育那样集中、有目的、有计划,但其影响却更广泛深远,更易深入人心。早在1892年所撰著作《六字课斋卑议》中,他就已主张向全体国民普及社会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这对当时片面重视学校教育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四)、宋恕提倡特别教育。这是他教育思想中最独特的部分。针对国粹与欧化两种对立的教育思潮,他主张融欧化、国粹于一炉,试图用调和的办法来解决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冲突和对立,使两者互相印证、互相补充,通过欧化来弘扬国粹,通过国粹来消化欧化,是一种弘扬本国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并重的教育观。 本文从宋恕的生平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观、近代学制观、间接教育思想、特别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对其教育思想作深入分析,发掘其深层次价值,以展现宋恕作为近代教育家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