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丝尾鳠的种质鉴定及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alone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运用形态度量学和分子遗传学对黄色丝尾鳠的种质进行了鉴定。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和丝尾鳠、斑鳠、黄颡鱼、长吻鮠等5种鱼之间,体型上主要区别在于体长、棘长、头部特征、臀鳍与脂鳍的基长以及尾柄的长与高;通过聚类分析,黄色丝尾鳠首先与丝尾鳠聚在一起,欧氏距离为0.681;然后再与黄颡鱼、长吻鮠、斑鳠分别聚类。基于D-Loop序列的分子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广州)与黄色丝尾鳠(海南)之间的遗传间距为0,与丝尾鳠(海南)之间的遗传间距为0.007,核苷酸序列差异为0.9%;而与丝尾鳠(广州)的遗传间距为0.106,核苷酸序列差异为10.2%;丝尾鳠(广州)和丝尾鳠(海南)的遗传间距为0.101,核苷酸序列差异为9.4%。作者认为黄色丝尾鳠与丝尾鳠实为同一种鱼,建议其种名定为Hemibagrusnemurus。   第二部分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对黄色丝尾鳠的卵巢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的卵巢发育分为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黄色丝尾鳠属于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的鱼类,同时认为卵巢具有卵巢腔。黄色丝尾鳠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232~3846粒,相对体重繁殖力为25.0~40.6粒/g;一年中,黄色丝尾鳠的卵巢GSI有2个峰值,分别为12.75%±0.66和10.14%±0.47,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   第三部分运用人工催产对黄色丝尾鳠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的人工繁殖技术可以分为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三个方面,各环节关键技术点各有突出。对黄色丝尾鳠的胚胎发育和仔稚鱼进行连续显微观察,发现:黄色丝尾鳠的受精卵沉性,有黏性;胚胎发育共21个时期,分为受精卵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出期7个阶段,历时约25小时,胚胎发育所需积温为693.7h℃;在水温22~24℃,pH7.0左右的人工培育条件下,鱼苗发育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期、晚期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仔鱼第3天开始摄食,第5天卵黄囊被完全吸收,鱼苗主要外部器官主要集中在晚期仔鱼阶期和稚鱼期内形成;在饥饿状态下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出膜后第6天,为84.0%,饥饿的不可逆点则为出膜后第8天,第8天以后即进去PNR期,至第11天饥饿仔鱼95%死亡。
其他文献
2020年新春佳节期间,因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教育部要求学校延迟开学,开展在线教育.文章指出,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疫情,提高人们的心理防护能力,学校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了水热法制备气敏元件阵列用纳米SnO2粉体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各个工艺环节的深入分析和具体实验,并结合XRD、SEM和TEM等实验手段,找出最佳工
本届展会的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发明创造未来”.共有来自全区14个市的88所中小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展.此次展览经过网上申报专家初评,共评选出108个优秀作品参展,其中有
期刊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且正在被广泛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浅层物理无损探测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相比,探地雷达具有连续探测,实时显示,操
空间激光通信中,瞄准捕获与跟踪(PAT)系统对建立运动目标之间的通信链路起决定性的作用。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是整个PAT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整个卫星通信任务能否顺利
由于长期受自然界各种生物的侵害,植物逐步形成了复杂的防御机制。植食性昆虫的为害不但诱导植物合成有毒的抗虫物质,而且还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herbivore-induced pla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关注之一。近年来,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越来越普遍,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
三月天,半晴半雨,时暖时凉.rn这样的天,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酿花天”,最适宜花儿生长.rn我们的校园里,早已经酿出一树玉兰,半树海棠,三五红杏,花枝纷披.rn行走在教学楼前,
期刊
对话是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命题,对话教学亦是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论述“话何而来”“话归何处”等内容,提出教学对话应归落在“课眼”处、归落
文章选取董一菲、王君、李仁甫、张玉新和李华平主持的代表性语文微信公众号,分析其长短处,并由此提出“大力扬长,适当补短;轮流主持,各擅胜场;多向提炼,练就精品”三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