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第一部运用形态度量学和分子遗传学对黄色丝尾鳠的种质进行了鉴定。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和丝尾鳠、斑鳠、黄颡鱼、长吻鮠等5种鱼之间,体型上主要区别在于体长、棘长、头部特征、臀鳍与脂鳍的基长以及尾柄的长与高;通过聚类分析,黄色丝尾鳠首先与丝尾鳠聚在一起,欧氏距离为0.681;然后再与黄颡鱼、长吻鮠、斑鳠分别聚类。基于D-Loop序列的分子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广州)与黄色丝尾鳠(海南)之间的遗传间距为0,与丝尾鳠(海南)之间的遗传间距为0.007,核苷酸序列差异为0.9%;而与丝尾鳠(广州)的遗传间距为0.106,核苷酸序列差异为10.2%;丝尾鳠(广州)和丝尾鳠(海南)的遗传间距为0.101,核苷酸序列差异为9.4%。作者认为黄色丝尾鳠与丝尾鳠实为同一种鱼,建议其种名定为Hemibagrusnemurus。
第二部分运用组织学的方法对黄色丝尾鳠的卵巢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的卵巢发育分为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黄色丝尾鳠属于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的鱼类,同时认为卵巢具有卵巢腔。黄色丝尾鳠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232~3846粒,相对体重繁殖力为25.0~40.6粒/g;一年中,黄色丝尾鳠的卵巢GSI有2个峰值,分别为12.75%±0.66和10.14%±0.47,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
第三部分运用人工催产对黄色丝尾鳠的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丝尾鳠的人工繁殖技术可以分为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三个方面,各环节关键技术点各有突出。对黄色丝尾鳠的胚胎发育和仔稚鱼进行连续显微观察,发现:黄色丝尾鳠的受精卵沉性,有黏性;胚胎发育共21个时期,分为受精卵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出期7个阶段,历时约25小时,胚胎发育所需积温为693.7h℃;在水温22~24℃,pH7.0左右的人工培育条件下,鱼苗发育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期、晚期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仔鱼第3天开始摄食,第5天卵黄囊被完全吸收,鱼苗主要外部器官主要集中在晚期仔鱼阶期和稚鱼期内形成;在饥饿状态下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出膜后第6天,为84.0%,饥饿的不可逆点则为出膜后第8天,第8天以后即进去PNR期,至第11天饥饿仔鱼95%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