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近,随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后人类文艺文化现象已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国学界对后人类现象也投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文化理论的“后人类主义”逐渐成为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美学和艺术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话语。就文艺学而言,由于“后人类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切实地质疑和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的本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艺术等当代文艺文化问题的再讨论。而由于后人类文艺创作和审美现象的实际存在,这就更为具体地引发我们关于文艺创作情感、审美主体心理和批评理论形态等诸多与文艺学相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先对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作对象性地研究,目的主要是要搞清楚目前关于后人类问题的研究究竟有哪几种范式,基于此再思考其对文艺理论批评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且试图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思考后人类文艺审美现象。在较为详尽地考察了后人类主义文化思潮的发生、发展之后,我们对后人类主义的内涵、基本观点等进行了归纳。目前,后人类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以弗朗西斯·福山的《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凯瑟琳·海勒的《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以及罗西·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等三种著作为代表,它们分别代表了一种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论文主要基于对这三种具有范式意义的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并参考国内现有的其他研究成果,而后我们才回到与文艺学和美学相关的问题的具体思考中。依据我们的理解,只要不突破人类底线,后人类社会文化文艺的发展就不可避免,然则其底线在哪,包括文艺学在内的理论研究如何应对后人类,这正是需要我们去加以批判性研究的。对于文艺学学科而言,关键的是要形成自己关于后人类的文化理论,需要由此发展出与后人类表意实践相契合的文艺美学。论文引言主要陈述选题缘由,描述研究现状和交待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第一部分考察后人类主义文化思潮的发生、发展,归纳后人类主义的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本观点等,论述其对当代文艺研究产生的影响。论文第二部分是后人类主义文化理论的具体研究,主要讨论后人类主义研究的三种不同的理论形态。第一种“人文性后人类主义”,这是自由主义者对后人类的回应性研究,旨在重新思考人的本质,是后人类主义发展的一种消极形式;第二种是“主体性后人类主义”,它试图解构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性主体,解除人文主义强加于主体的价值观束缚,这是后人类主义的分析形式;第三种是“批判性后人类主义”,旨在构建一种新的伦理主体,履行后人类主义的批判形式。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后人类文艺创作的回应,主要考察后人类文艺创作现象,重点是电影当中的后人类文化现象,并反思当下的文艺创作新问题,进而对文艺研究在当下的可能性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论文第四部分讨论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所引发的关于人的理解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有关文学主体性、“文学是人学”等观念的冲击,这是需要在后人类文化语境中加以重审的一个理论问题。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后人类主义影响下的新的文艺批评理论,主要从动物研究和生态批评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人与非人(自然、动物、机器或技术)为主体的批评理论新形态。结语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后人类文化理论已然是一种与包括文艺学在内的人文学科关联密切的社会文化理论,已有的三种形态的后人类文化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后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参照。同时,后人类文化文艺现象的存在,对我们的文艺学提出了新的理论诉求,我们需要积极加以应对。藉此,文艺学学科也有望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