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概念的规范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学中的公民基本延续传统政治意义公民的衡量标准,强调国别和政治参与。当然不能忽视它具有更加丰富的特点和新的、严格的使用界域,不同于其他一些诸如“人民”、“人”、“自然人”、“臣民”等法律主体概念。公民作为法律主体概念在我国立法中的使用极其混乱。公法中使用,私法中也大量使用;表达公权利主体时使用,表示私权利主体时还使用;表述权利主体时使用,表述一般义务主体概念时仍然使用;有时公民强调国别与外国人区分,有时又指称一般的个体。古希腊、古罗马政治结构中的公民强调个体参加公共管理的政治参与特质直接影响法律中的公民界定,法律中的公民主要表述公权利、政治权利主体概念。鉴于此,我国立法中公民的使用太过广泛,有偏离其真实含义的嫌疑,在实践应用中应进一步规范化。在私法领域中使用公民要慎重,尽量避免;在公法领域也要区分语境,只有在表达公法法律关系指称公权利主体概念时才可使用。同时,在确定公民含义时往往注重实体而忽略关系的角度,只强调国别的标准而舍弃更重要的权利内容标准,使公民含义过分狭窄。最后,公民权与人权、公民义务与个人或国民义务的误用、混淆应予纠正。公民权仅有法律属性而人权除了法律属性外,还有道德属性和政治属性,它们之间应有区别,不能用公民权含盖人权。公民一般作为权利主体概念使用,它只表述个别极其基本和重要的义务主体概念,要避免在法律中公民义务使用太过泛滥,以个人、国民义务取代更加科学合理。
其他文献
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在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现状进行解释和分析。实
明朝洪武五年二月朱元璋正式建立申明亭,即在全国各地建立名为申明亭的基层管理机构,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的人的姓名及其过错
公司治理属于企业制度的内容,如今西方各国为了应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缺陷带来的问题,都设计了精细而完善的法律制度以规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从而保障银行稳健、高效的运营。由于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对事物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的有效手段。地理标本、多媒体、地图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易于接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根据
台湾问题是中国在21世纪前半期需要解决的三大任务之一。台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受到外部阻力所致。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美国,日本虽然不是最大的阻力,但却发挥着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