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调中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03月-2007年0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RE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调中颗粒6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两组均同时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晨空腹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全部病例在入选时和治疗结束后均进行血、尿、粪,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常规指标的检测;参照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questionnaire,RDQ),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等主症的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积分,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评价;对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中医证型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内镜下分级和积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胃泌素水平测定;于停药16周后进行随访,观察其症状变化,评价复发情况。结果(1)参与者数量分析:采用电话联系等随访方法,8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用Ridit分析对两组患者之间的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3)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4例,临床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经X~2检验,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值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两组中医证型疗效比较:治疗组对脾虚气滞型、肝胃不和型、寒热错杂型作用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肝郁化热型、胃阴不足型疗效较差(P>0.05)。(7)治疗前后胃镜分级和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RE胃镜分级严重程度,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0级均明显增多,Ⅲ级均为0。治疗组44例治愈26例(59.09%),有效15例(34.09%),无效3例(6.82%),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40例治愈23例(57.5%),有效25例(32.5%),无效4例(10%),总有效率90%。治疗后组内胃镜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治疗前后血胃泌素水平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血胃泌素水平均有升高,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6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患者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5.6%;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患者中复发4例,复发率为33.33%。经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安全性观测: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两组患者均完成试验,没有病例因为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现有异常变化。结论调中颗粒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能显著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促进食管炎的愈合;能升高血胃泌素水平;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调中颗粒与奥美拉唑合用优于吗丁啉合用奥美拉唑,且治疗效果持久,预防复发作用明显,优于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