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不睡觉”:《血色子午线》中的暴力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1985年的作品《血色子午线》以其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激励着读者多路径地挖掘文本的多义性,而暴力正是其中最突出的脉络。19世纪的美墨边境弥漫着狂野的暴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使这片土地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和军事状况,这一历史特殊性为麦卡锡的暴力书写赋予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小说的错综复杂在其主人公“法官”霍尔顿身上可见一斑。对于他的身份和原型,向来没有定论:他来自文学、历史、神话、政治,而宗教、哲学、科学、音乐里亦有他的影子。麦卡锡寄托在法官身上的无际知识和暴力概念,要求我们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多维度地从历史和文学中加以阐释。在思考麦卡锡如何探讨暴力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时,本研究试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暴力对这部小说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本研究借助国内外暴力研究的最新成果,拟从三个方向来梳理《子午线》中的暴力书写:历史、宗教和美学。首先,《子午线》是一本有关历史和超历史的小说,这意味着对它的解读既要以特定的19世纪美墨边境史为基础,又要扩展延伸至更广阔的人类时空;既要分析其中暴力崛起的物质史基础,又要关注在背后推动它的思想史进程。小说也因而在历史层面上形成了两种双重叙述。本论文发现,麦卡锡小说中野蛮生长的暴力映射出失控的启蒙精神的影子,过度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进步孕育了毁灭,由其衍生而来的激进的浪漫主义精神更是激发了格兰顿队伍唯自由意志的疯狂前行。其次,《子午线》中的暴力还与世俗化进程中的宗教密不可分。自轴心时代起,暴力便和宗教形成了天然的共谋关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宗教又逐步窄化为道德主义,难以抗衡以神圣杀戮为借口的暴力。因此,小说中面对暴力看似无能的宗教意象,否定了传统宗教救赎的可能,更反映出世俗化进程中信仰与怀疑的交融。最后,暴力的审美化也是小说的精神内核。无论是消极意义上的崇高,还是酒神精神的释放,暴力审美不仅是视觉化的,而且经由心理动机可以将暴力审美所触发的感性与理性统一,以审美的态度揭示暴力不灭的真相。《血色子午线》中的暴力书写跳脱了简单的价值判断,并不能归拢为绝对的希望或绝望,甚至没有明确的救赎和道德转向。相反,它是对扎根于历史与人性深处的暴力的复杂呈现,是对绵延不绝的人类暴力史的警示。本文的核心论点是:麦卡锡笔下的暴力既召唤着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接受历史与生活的悲剧,又暗含了对死亡保持距离与敬畏的劝诫,他通过小说艺术自反性地丰富了我们对暴力和死亡的思考。
其他文献
情态动词是各语言中普遍使用的表达形式,是传递说话人观点、态度、立场的有效方式。英汉语言表达情态的方式相通相异,因此为情态翻译赋予了可能性,也为情态翻译带来了挑战性。Privacy and Interoperability Challenges Could Limit the Benefits of Education Technology是一篇以教育技术为主题、观点严谨的议论文本,作者对各类情态表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电商用户规模与日俱增。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出于拓宽自身发展的需要,电商平台愈发重视海量客户在其平台上留下来的评论信息。这些评论信息包含着用户对产品、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各种主观的反馈,有助于电商发掘大众的兴趣、自身的不足,于是情感分析应运而生。传统的情感分析采用基于情感词典和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性能不佳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标注成本。而本文采用了深度学习的
“传帮带”是我国中小学常见的班主任培养方式之一。通过老新班主任师徒结对过程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活动形式,进一步缩小班主任间的水平差距,提高班主任团队的综合实力,进而扩大班主任群体的储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综合文献对于存在问题的分类,笔者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第一,往往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考核,只注重了徒弟的成长,而忽略了师傅的收获;第二,对班主任素质和素养的弘扬与
紫草科植物,如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和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是我国传统中草药植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紫草素)是从紫草红根中分离出来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抑菌作用与消除炎症等功效。紫草素的合成通路主要由甲羟戊酸途径与苯丙素途径构成,基于长久以来对这两个途径中催化酶的研究,通路中大部分节点已较为明确。近期又有一些工作的发表
厌氧氨氧化(ANAMMOX)被认为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脱氮途径。然而,厌氧氨氧化菌群生长缓慢,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富集培养难度大,限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鉴于此,本文优化了厌氧氨氧化菌群的富集条件,对所富集菌群进行群落结构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厌氧氨氧化菌群的生理特性,并考察了p H值、温度和基质浓度等影响因子对厌氧氨氧化菌群活性的影响,可为厌氧氨氧化菌群的高效富集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
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应该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辅导学生、评价学习效果为目的。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典型代表就是"题海""机械"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的,而是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新课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期刊
破坏大块材料的平移或旋转对称性的缺陷,在研究凝聚态系统的性质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大块材料的基态和元激发。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位于几种不同材料中(包括铁基超导体,拓扑绝缘体,能带绝缘体和s波完全能隙的超导体)的几种不同的缺陷,包括边界,磁通量子,势杂质,结构台阶和磁性杂质。在第一章中,我们考虑了一个连接了一个正常金属和多带超导体的隧道结。在推导出描写金属超导结的隧道电流的推广
“类”是墨家逻辑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墨家推类的基础和依据,对“类”思想进行研究,是认识墨家逻辑思想的必要环节。在“类”思想的研究中,“类”的意义研究最为重要,但“‘类’的意义是什么”,至今仍未有定论。本文选择对“类”的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按照“类”字的使用和“类”在推类中的应用情况,深入了分析《墨经》中“类”的含义;在此过程中梳理了学界对推类的解释,并从《墨经》文本出发,在相似性的基础上重新阐释
本文认为,阿多诺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具有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他与黑格尔都重视、尊重客观事物和异质于主体的非同一物。本文第一章阐释了阿多诺哲学的内涵和愿景,对阿多诺哲学的思想渊源进行了探究,并且指出了本文的主题:阿多诺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本文第二章以阿多诺对黑格尔哲学的看法为线索,将阿多诺的三本重要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黑格尔三研究》和《否定的辩证法》联系在一起,尝试将阿多诺哲学思
近几十年来,为适应博弈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的需要,在命题逻辑中引入模态概率算子的概率逻辑研究获得了较大发展。借助概率论中的贝叶斯更新,这种概率逻辑可以静态地刻画主体因信息变化所引起的信念变化。但是,尚不能刻画零概率事件引起的信念更新。对此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把条件概率当作初始概念。赫尔南德斯给出了以条件概率为初始算子的条件概率逻辑公理系统,这种逻辑系统有两个优势:一是能够表达基于零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