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虱族Delphacini隶属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飞虱亚科Delphacinae,是飞虱科内种类最多的族,全世界已记载1500余种,分布于各大动物地理区;是一类重要的植食性害虫及植物病毒传播介体,常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自该族建立以来,其分类研究发展迅速,但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尤其是属级分类比较混乱,单种属过多,一些属的地位存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很少有人探究,亟需借助包括分子研究在内的其它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编码蛋白基因COXI、Cyt b,线粒体非编码基因16S rDNA和核基因28S rDNA探讨中国飞虱族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对飞虱族49属70个代表种的一段核基因28S rDNA和3段线粒体基因(Cyt b、16S rDNA、COXI)进行了序列测定;利用MEGA软件计算序列各碱基(A,T,G,C)的组成、保守位点、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的数量,及转换和颠换的比值;计算了各个分类单元间的遗传距离;采用3种建树方法,即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I)分别构建了单基因树和联合基因树。研究结果如下:1.飞虱族昆虫的28S rDNA基因序列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为729bp,其中可变位点194个,保守位点528个,简约信息位点为113个,A+T平均含量为47.5%;16S rDNA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为482 bp,其中可变位点242个,保守位点236个,简约信息位点202个,其中A+T平均含量76.5%;COXI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537 bp,其中可变位点250个,保守位点287个,简约信息位点221个,其中A+T平均含量为68.8%;Cyt 6基因片段经过比对处理后长度588 bp,其中可变位点300个,保守位点288个,简约信息位点267个,其中A+T平均含量为73.1%。线粒体基因的A+T的平均含量都高于C+G的平均含量,这体现了昆虫线粒体基因的A+T偏嗜性。2.基于Kimura’s 2-parameter model(K2-P)模型计算了28S rDNA、16S rDNA、COXI、Cyt 6序列各个分类单元之间的遗传距离,28S rDNA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25,最大值为0.163,内群之间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132;16SrDNA内外群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151,最大值为0.260,内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239;COXI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141,最大值为0.265;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262;Cytb内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的最小值为0.234,最大值为0.365;内群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0.354。3.分别基于 28S rDNA、16S rDNA、COXI、Cyt b、16 S rDNA+COXI 和 28S rDNA+16 S rDNA+COXI序列构建了飞虱族代表类群的MP树、ML树和BI树,得到以下结论:(1)古北飞虱属的3个种(古北飞虱,暗古北飞虱,疑古北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2)褐飞虱属的3个种(拟褐飞虱,褐飞虱,伪褐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3)大叉飞虱属的2个种(大叉飞虱和齿突大叉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4)白带长唇基飞虱与黑额长唇基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5)齿缘奇臀飞虱与片刺奇臀飞虱构成1个单系群;(6)长唇基飞虱属是奇臀飞虱属的姊妹群;(7)梅塔飞虱属与托亚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8)艾尤飞虱属、光额飞虱属和希普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9)单突飞虱属、披突飞虱属、凹缘飞虱属和瓶额飞虱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支持将飞虱族划分为3个亚族,将皱茎飞虱属作为淡肩飞虱属的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