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因而受到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五大洲已有68 个国家加入了全球食品污染物监测计划(GEMS/FOOD)体系,我国已于80 年代参加了该组织,2000 年3 月,卫生部主持在全国10 个主要产粮省、市,44 个监测点建立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迄今监测网已扩大到15 个省市,覆盖了我国70%的人口。2000~2002 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按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选择吉林省长春市(经济状况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吉林市(经济状况中等城市),德惠市(经济状况较好的县级市)、大安市(经济状况较差的县级市)为食品污染物监测点。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状况,食品产量和分布以及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并参考全球食品污染物监测规划(GEMS/FOOD)中推荐监测项目的名单,确定有害金属(砷、铅、镉)、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监测项目。对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鲜肉类、熟肉类、鲜奶、冰淇淋、水产品等8 大类共1156 件食品进行了检测,共获得有效数据11570 个,样品随机采自各监测点农贸市场、超市、禽畜肉类加工企业和乳制品厂。本文以吉林省监测点的检测数据为依据,与现阶段国内食品卫生标准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做比较,分析了吉林省食品污染物状况,并从生态环境,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吉林省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提出了控制食品污染的对策。本课题研究成果,在控制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加速吉林省食品经济建设方面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