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筏基础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工程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桩筏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减沉、调平(控制差异沉降)的功能,经常为高层建筑物或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设计所采用。而传统的桩筏基础设计方法,低估了筏底土的承载作用,造成工程费用的极大浪费。为了发挥筏底土的承载能力,考虑桩土共同承载,筏下桩距常被人为有意识地加大,这种基础形式常被归纳于复合桩基的范畴。桩与土体介质的相互作用很复杂,尤其是桩与土界面传力机理、桩尖出现的应力集中等。目前复合桩基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方面还有很多局限,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搞清楚复合桩基的作用机理、了解其工作性状至关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地区岩溶的分布状况。文中主要针对岩溶场地条件的大桩距(5~6倍桩径)桩筏基础共同作用分析展开研究,以明确基础承载与沉降变化的规律,试图为沉降控制设计思想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模型,主要分析了大桩距桩筏基础的桩顶反力、桩筏分担比、沉降等变化规律,讨论了土体和基础多种参数对基础的承载与沉降性状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人为调整桩基的支承刚度对差异沉降的控制作用。将本文分析得到的规律运用于广州白云山西侧某小区桩筏基础的设计中:将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工程沉降观测成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几种布桩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一些能指导设计的有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