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慕尼黑协定》(the Munich Pact)是二战前夕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的一项协定。表面上体现的是英法两国为维护地区和平、避免战争的意识形态。但是,本质上,《慕尼黑协定》作为各个国家势力不均衡下的产物,体现的是不同国家的权势关系,是权力强势一方对权力弱势一方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权势关系。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结合词汇-语法和语篇语义两个层面,运用三大元功能、评价系统以及个体化和耦合理论来解读《慕尼黑协定》是如何体现权势关系的。概念功能用于分析及物性及语态;人际功能用于分析情态动词的言语功能和语气隐喻;语篇功能用于分析主位;评价系统用于分析态度资源、表借言的情态动词和表注入(infusion)的情态动词;个体化和耦合主要用于分析态度资源与及物性耦合对个体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作为绥靖政策产物的《慕尼黑协定》体现的是英法德意压制捷克斯洛伐克的权势关系。 本文认为,相对于以往对《慕尼黑协定》的政治历史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语言中隐藏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语言和权势息息相关,语言是反映社会权势关系的首要载体,语言即力量(体现权势)。通过分析法律语篇《慕尼黑协定》词汇-语法的语言特征和社会语境下所体现的语篇语义可以很好地展现该协定所体现的参与者之间的权势关系。然而,对《慕尼黑协定》的政治历史分析只能通过历史背景介绍各国权势关系,并不能从协定内容本身分析它所体现的权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