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PRED系统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定为目标。对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从最初的通过指标体系描述发展到现在的尝试定量评价,经历了短短二十年。对区域PRED系统的研究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对该系统的研究中,利用数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无疑更为科学、客观,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对该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定性描述为主。 顺应国际上定量化研究的趋势,我国的学者也尝试着展开对区域PRED系统的定量研究。在有限的定量评价模型中,可持续度模型突出了主要表现特征指标,选取最关键、最主要的指标来构建模型,定义了发展阶段因子、经济发展因子、人口增长因子、能源消耗因子和环境质量因子来定量评价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该模型用于评价工业城市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构成复杂多样,造成环境脆弱或恶化的主导因子各异,环境的主导表现特征各不相同,所选择的指标也各不相同,用可持续度模型中的环境评价因子所评价出来的结果缺乏地区间的可比性,如加以改进,可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本文正是尝试将可持续度模型加以改进,使其适用于评价新疆县市的协调发展。并选取民丰县作为研究区域,应用改进后的可持续度模型对其进行评价验证,所作工作具体如下: 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新疆特殊的地域环境,确定可持续度评价指标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二者之中,侧重后者的选取,确定为: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年沙尘暴天数与耕地面积。 2.改进模型:结合新疆县市的实际情况,将模型改进为: S=((1-q)×(M/M0)×(G/G0))/(q×(N/N0)×eI/I0) 其中,G为评价年国内生产总值; G0为基准年国内生产总值; N为评价年总人口; N0为基准年总人口; M为评价年水资源总量; M0为基准年水资源总量; I为评价年生态环境整体水平; I。为基准年生态环境整体水平; q为恩格尔系数。 3.选区域、量化指标:选择民丰县为研究区域,量化选定的评价指标,对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确定权重。 4.应用模型,得出结果:将各评价指标代入改进后的可持续度模型,得到 综合可持续度变化曲线,对其进行趋势分析。评价期内,民丰县可持续度的变 化趋势整体呈下降趋势1986—1989年期间,可持续度持续上升,主要的原因在 于国民经济的发展N 1989叫 年期间,可持续度大幅振荡波动。可持续度波 动的前期,水资源量的大幅下降是造成可持续度剧烈下滑的主要原因。1997~1999 年期间,可持续度持续上升。 5.对比、分析:十五年以来,综合可持续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就整 体来看,单个评价因子所对应的可持续度的变化趋势相差很大。评价期内,基于 耕地面积的可持续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综合可持续度的变化趋势相近。表明耕 地面积指标最适于用来评价生态环境。 通过分析不同的评价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可持续度模型能用于定量的评价生 态环境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评价结果和现实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