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地格达-4味汤抗急性肝损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蒙药地格达-4味汤抗D-氨基半乳糖胺(D-GlaN)和四氯化碳(CC1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及大鼠肝星形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在急性肝损伤状态下大鼠体内血清、尿液及组织中移行成分;筛选地格达-4味汤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以D-GlaN和CC1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从血清指标及病理组织学角度评价地格达-4味汤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地格达-4味汤体外指纹图谱,客观地评价地格达-4味汤的内在质量。(3)通过液质联用仪(LC-MS)和核磁共振谱(NMR)分析地格达-4味汤在急性肝损伤状态下大鼠血清、肝、肺、心、肾、脾、尿液中的移行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4)在Hela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以D-GlaN和CC14致体外肝细胞(HSC-T6)损伤模型,观察含地格达-4味汤血清、地格达-4味汤、獐牙菜苦苷、β-谷甾醇、棕榈酸、京尼平苷、胡黄连苷Ⅱ等对损伤的HSC-T6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1)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地格达-4味汤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降低D-GlaN和CC1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P<0.05);地格达-4味汤中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P<0.05);地格达-4味汤高、中、低剂量组明显增加血清中胆碱酯酶(CHE)的水平(P<0.05)。还可以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2)通过建立地格达-4味汤体外指纹图谱,确定共有2 1个指纹图谱峰,分别来源于肋柱花、胡黄连、栀子、瞿麦及四味药共同煎煮时产生的新峰。(3)地格达-4味汤在急性肝损伤状态下大鼠体内移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体内共检测到地格达-4味汤来源的20个移行成分,其中直接来源于地格达-4味汤的原型成分有9个,分别为草夹竹桃苷、獐牙菜苦苷、β-谷甾醇、棕榈酸、京尼平苷、胡黄连苷Ⅱ、4-0-β-glucopyran osylacetoPhenone2,3,4-Trihydroxy-6-[2-(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oxycarbonyl)-vinyl]-benzoic acid methyl este、Sweroside;地格达-4 味汤在体内新产生的代谢物为1 1个。根据一级质谱、二级质谱的裂解情况获得的化合物结构相关的碎片离子及紫外光谱数据,初步推测其代谢物结构。(4)体外MTT实验结果表明,含地格达-4味汤血清20%、地格达-4味汤0.13μg·μL-1、獐牙菜苦苷0.40μg.μL-1、β-谷甾醇0.3μg·μL-1、棕榈酸0.20μg.μL-1、京尼平苷 0.60μg·μL-1、胡黄连苷Ⅱ0.70μg·μL-1浓度时对Hela细胞的正常生长无明限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的增殖活力有所下降、抑制作用增强。同时在安全浓度下除了棕榈酸以外部分实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D-GlaN和CCl4所致HSC-T6细胞损伤作用。细胞培养液中的AST或ALT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1(Co l-1)或α-平滑泔肌肌动蛋白(α-SMA)在部分实验药物的作用下表达明显下F降,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地格达-4味汤具有抗D-GlaN和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作用。(2)初步认为,地格达-4味汤抗急性肝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除了胡黄连苷Ⅱ、獐牙菜苦苷、京尼平苷、β-谷甾醉等主要移行成分以外与其他体内移行成分也有关。
其他文献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形成秸秆高水平利用格局,促进县域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衡水市景县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优势,开发综合利用构想,促进景县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基础和优势1.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到2020年,景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7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2.5元左右;全县拥有新型农
期刊
为了研究新型组合材料CFRP筋混凝土梁基本性能,在 ABAQUS 平台上对CFRP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基本性能分析。首先,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建模和静态试验,得到基本受力性能模拟值;然后,采用带有复合材料CFRP筋混凝土梁进行替换,得到不同材料的基本性能模拟值;最后,对比了两种不同材料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符合理论计算。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及血清代谢差异物的比较,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筛选多囊卵巢综合并2型糖尿病可能的特异性标志物,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研究与代谢组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鹿特丹诊断标准及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依据,收集PC
目的:探究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大鼠自噬及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6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0±10g)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模型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针刺组)、3-MA组、3-MA+针刺组、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针刺组。每组按时间点(1d、3d、7d)分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根据大鼠立体定位图谱,将50μL自体血注入到大鼠尾
目的:探究中医学脾湿证嗜睡的神经生物学实质,揭示肥胖或长期高血脂患者白天睡眠过多(嗜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根据中医学“过食肥甘厚味伤脾”的病因病机理论建立脾湿体质肥胖动物模型,通过对动物的体重及行为学变化的观察,从中医学辨证的角度对动物模型确认,同时应用燥湿健脾方剂干预,进行“以方测证”。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自然恢复组、非诺贝特组及二陈汤组5组。普通饮食组和高脂
目的:1.研究分析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2.评估PCOS患者新生儿脐血中性腺激素及糖脂代谢的特点;3.应用iTRAQ技术联合LC-MS/MS分析对PCOS患者的胎盘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构建PCOS患者胎盘差异蛋白质的表达图谱,探索PCOS可能的“胎源性”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两大部分。收集整理临床科研一体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