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时代的更替变换,教材始终是树立权威的工具,各个时代教材内容和编排方式的改革总能揭示当时各种思潮对政教社会的影响。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教学科目之一,自语文这一科目正式设立以来,各个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学作品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以五四运动后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切入点,选取民国时期较为典型的几本中学国文教科书,联系民国时期中国与西方、日俄等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分析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以探讨在民国各种思潮的影响之下西学对我国文教空间影响的途径及程度。第一章简要回顾了自清末以来我国学校课程设置的变革。我国在清政府时期就已制定了近代第一个学制系统——壬寅学制,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新式教育自成系统。因此,选择五四时期作为论文研究的时间段是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西学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碰撞产生出了各种社会现象,也正是在五四以后外国文学作品才渐渐出现在我国语文教科书中;第二章结合五四以后留学潮与新式教育发生之间的关联,探讨西学对我国新式教育的推动作用。“留日派”与“欧美派”是五四后重要的两大留学生团体,他们在新式教育理论的建立以及新式教育的实际实践操作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章还简要介绍五四以后外国文学译介的情况,为下文探讨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对《高中国文》、《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国文百八课》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从文章的文学性及社会性入手,寻找西学潜入五四后中国社会的蛛丝马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与五四以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论证教科书所要传达和灌输的新式教育理念能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