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微球、纳米粒子等新技术为药物给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分别采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了两种生物可降解载药微球;并基于对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探索,利用层层(Layer-by-Layer, LBL)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两种具有环境响应性的聚电解质修饰的介孔硅纳米粒子。其有望作为程序释放药物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1.以生物可降解的天然材料明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明胶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对FITC/明胶微球进行表征,对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和载药量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ITC/明胶微球形态圆整,表面较为光滑,大小较为均一,平均粒径为35.59±14.14μm,载药量为0.08±0.02μg FITC/mg微球。因此,实验制备的明胶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该微球可进一步用于药物和生长因子的控释载体。2.以生物可降解的合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采用“双乳化”法制备FITC/PLGA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FITC/PLGA微球进行表征,对微球的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分布和载药量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LGA微球具有可控的“壳-核”结构,形态圆整,大小均一,且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同时,PLGA载药微球能满足释药长效的要求,对骨组织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景。3.本论文还合成了两种具有环境响应性的纳米药物载体用于模型药物分子阿霉素(DOX)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智能”释放。其一是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修饰氨基化介孔硅纳米粒子,对带负电的FITC进行装载和控释;其二是用聚(丙烯胺盐酸盐)/聚苯乙烯磺酸钠修饰介孔硅纳米粒子,对带正电的DOX进行负载和控释。通过改变环境pH调控药物分子释放。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载FITC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氨基化介孔硅纳米粒子、载DOX的聚(丙烯胺盐酸盐)/聚苯乙烯磺酸钠介孔硅纳米粒子对药物的释放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因此,具有pH响应性的介孔硅纳米粒子在靶向释放和癌症治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本论文在中性条件下合成大小和形状可控的介孔硅纳米粒子。并探究了温度、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和硅源相对添加速率对粒子大小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纳米粒子粒径增大,形状更加规则;添加剂Brij-58的引入可以增加粒子分散性,提高圆整度;甘油作为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粒子分散性;减缓正硅酸乙酯的添加速率能使粒子更大更均一。总之,我们成功制备出粒径可调且形状可控的介孔硅纳米粒子,由于这些纳米粒子是在中性条件下获得的,将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特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