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是国家、学校和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特别是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与所学专业的距离越来越大,就业率也在一路下滑。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求职意向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待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统计分析出学生的择业意向和就业心态,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其次,可以引领高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转变观念、与社会加强沟通交流;第三,可以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越演越烈的市场竞争中针对自己专业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和牵制中,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求职意向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世界各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比较重视,很多国家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早期就开始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改革,并且在解决如何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运作的问题方面取得了前瞻性成果,较为全面地收集了大学生国际就业形势的数据,以及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和发展状况,为相应的国家政策调整和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参考。然而,这些研究都是针对自己本国国情进行的研究,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区别与不同。国内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针对就业现状、就业形势等问题上,所分析总结的结果大都侧重在就业过程中如何改善就业局面,很少有把侧重点放在求职意向上的。求职意向是就业过程必不可少的前提,是预测就业的重要变量,对这一新视角的研究,不仅可以清晰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就业意识的发展趋势,更对于促进就业的相关体育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从山东省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1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6所学校中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并征得学生工作负责人、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体育院校的团委辅导员等相关专家的指导意见,还对部分吸纳体育人才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访谈,访谈的用人单位主要包括中小学、俱乐部、人才市场等,从而了解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与要求。从高校、社会与学生关联下的就业意向入手,对当前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比较乐观,体育教育专业存在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获得的学习成绩关联不大。反映了山东高校综合评价学生的标准存在客观性,更与社会所需体育人才标准有所出入。2.山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比较清晰,但是教育系统接纳人才有限,对于考研和公务员的态度不明确,专业不对口是体育就业最大的障碍,这都在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形式过于单一,对于如今的体育教育就业形势认识不够。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自主独立性比较强,但依附家庭的现象也很普遍,而且家庭关系下的工作往往与体育事业无关。创业意识观比较乐观,但政府激励学生自主创业但又缺乏实际行动,学校对于学生的创业情况反馈不及时,从而大学生自主创业道路受阻。专业适应能力不足,缺少体育运动能力实践的平台,这与高校自身教育资源与教学体系调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4.面对西部基层就业,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还是接受的,说明国家为促进西部基层就业所实施的举措还是有一定成效,但是基层就业措施的具体施展依然不到位,体育生对于其他的就业政策更是过于漠视。5.山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要求很高,就业地区倾向于生活条件好的地区,择业时的地区选择与自身生源户籍有一定关联。就业价值观受家庭、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存在片面理想化。6.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开展与实施方面落实的比较合理,但是体育人才的所需量不及山东其他的二线城市,并且二线城市所提供的体育岗位有限,体现出山东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7.山东高校对于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说明对于体育教育就业形式的觉悟不够。就业信息传递及时,但价值不大,说明山东高校课程项目的调配不合理,对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有限。8.社会所需的体育资源是复合型体育人才,并且对专业能力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与学校的沟通存在信息处理方式不当的现象,说明学校在社会与学生之间的衔接作用没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