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大鼠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病(ALD)早期病变动物模型,建模同时加以茶多酚、亚硒酸钠抗氧化剂干预。通过血清肝脏酶学、脂质过氧化指标检测、石蜡切片观察评价、电镜超微结构检查、半定量RT-PCR、ELISA、免疫组化等实验方法综合评价各组动物病变情况及相关指标。探讨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对ALD的治疗可能的机制;以及亚硒酸钠对ALD病变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4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亚硒酸钠干预组、茶多酚干预组。以55度红星牌二锅头白酒加2g/kg/d的玉米油灌胃的方式建模。酒精剂量8ml-15ml/kg/d每周递增,两干预组建模同时加以茶多酚(0.25g/kg/d)及亚硒酸钠(0.4mg/kg/d)干预病变进程。实验达七周时采取下腔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AST、ALT、MDA水平。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结合苏丹Ⅳ特染观察脂变、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细胞坏死及纤维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茶多酚干预组肝细胞线粒体、内质网、脂滴产生等超微结构改变。肝组织半定量RT-PCR、血清ELISA法、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TNF-α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清及形态学检查显示造模成功且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LD模型成功。2.茶多酚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干预组肝小叶内脂滴减少,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AST绝对值低于模型组,P<0.05。ALT无统计学差异。MDA绝对值低于模型组,P<0.05。TNF-α三种检测方法结果绝对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Caspase-3面密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与Caspase-3的免疫组化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直线相关。3.亚硒酸钠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脂变细胞明显增多,但肝小叶内肝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于模型组。AST、TNF-α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DA、Caspase-3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对肝脏有损伤,脂质过氧化参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茶多酚的抗氧化功能对肝的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涉及茶多酚能减少炎症介质TNF的产生并影响肝细胞的凋亡,减轻脂质过氧化。经灌胃途径给与0.4mg/kg/d的亚硒酸钠,不能减轻酒精造成的肝内脂肪储积,有效剂量还需要经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