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处于核心地位,印此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度,才能促进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迸发,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部分学者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测算,然而并未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这不利于地方政府准确评估科技投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科技政策的制定,进而对地方科技创新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准确测算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首先给出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构建适合样本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测算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并将该效应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其次,运用1997~2008年和2009~2014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不同的空间计量模型,探讨金融危机前后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最后,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基于当前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文章内容做以下安排:第1章首先介绍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了评述,并确定了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最后对分析框架用图形加以说明;第2章简要回顾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第3章从理论上分析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第4章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科技投入现状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并实证检验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第5章实证分析科技投入促进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科技投入均显著地促进了省域经济的增长,并且这种效应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同时,科技投入促进省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未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超越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也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2.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资本均显著地促进了省域经济增长,资本仍然是驱动省域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减弱,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其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3.金融危机影响了劳动力对省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现了大幅下降;然而金融危机对劳动力的空间溢出效应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8年后,劳动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周边省份的经济增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伴随着科技投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邻接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的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则会在整体上产生1+1>2的效果,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还会促进邻接地区经济的增长,从而提高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总效应。2.制定并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迸发的激励机制。调整并制定对科技创新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以及税利返还等政策,同时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创新保险,为创新主体解决后顾之忧。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增加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其次建立完善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并进行政策指引;最后创造性地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对传统科研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构建综合考虑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的双重评价体系。3.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持续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接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应加快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科技创新体系。然而我国的科技交易市场尚处在发展过程中,科技交易市场与科技中介机构并未提供全套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加快建立完善的科技交易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4.依靠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促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势在必行。因而加强企业之间,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政府应提供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平台并提供相关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企业应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其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作为企业成长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