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森林退化严重,在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森林恢复与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参与者,又是重建过程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迄今,在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及其在恢复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尚未见系统的报道。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环境背景条件基本一致的林地,对川西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植被演替和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结果如下: 1、不同恢复阶段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其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所研究的主要演替年限5-100年的样地中,微生物类群和数量有两个阶段性的变化,即前50年和后50年。在5-40年的次生林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演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至40年时达到高峰,其数量分别达9.1×10~5个/g风干土、4.9×10~4个/g风干土,在微生物总数中占的比例分别为94.00%、5.14%,而这一时期,直至50年的演替中,真菌数量变化不大,且所占比例不高,仅占微生物总数的0.87%;40年之后,细菌数量有所下降,至100年时在微生物总数中的比例下降至79.06%,放线菌的比例也略有下降;而真菌数量,在50年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至100年达到最高值,在微生物总数中的比例由50年的0.87%上升至15.38%,这时,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微生物的类群和数量进入相对稳定期。 细菌在40年次生林中达到生长高峰,对枯枝落叶层的粗分解作用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在100年原始林中真菌达到生长高峰,实现了枯枝落叶的进一步分解。 2、不同恢复阶段常绿阔叶林5-20年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增长速率大于20-40年,其恢复初期5-20年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年增长率分别是3.92%、4.38%,恢复中期20-40年的年增长率分别是:1.03%、0.93%,且5-20年林地的有机质和全氮的增长速率也大于20-40年,所以5年到20年是有机质和全氮大量积累阶段,20年到40年是土壤肥力的缓慢增长期。 3、川西湿性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也有明显的演替。不同恢复阶段林地的真菌主要是半知菌类和接合菌类,木霉、腐霉、青霉、犁头霉在样地的出现几率较高,并且犁头霉在样地的分布随演替年限的增加而增多。不同恢复阶段样地真菌的优势种类组成也不同,5年次生林土壤以毛霉、腐霉为优势种,20年、30年次生林则是木霉占绝对优势,40年、50年、100年次生林真菌种类增多,其它属的真菌出现比例也较大。 放线菌九个类群中的8个类群属于链霉菌属,只有一个类群属于小单孢菌属,它的分布密度随演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在各演替年限出现几率较高的类群是白孢类群、金色类群、灰红紫类群和小单孢类群。随着演替年限的增长,放线菌优势种群种类不断增加,数量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金色类群增多,小单孢类群减少。 不同恢复阶段次生林中的细菌以棒状杆菌、短杆菌、芽抱杆菌在各样地的出现几率比较高,在5年、20年次生林中以棒状杆菌和短杆菌为优势种群,30年次生林中出现了纤维单抱菌(26%),40年、50年次生林以短杆菌为优势种群,棒状杆菌所占比例降低。 4、演替5一40年次生林土壤的秋季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与乔木层的Marglef指数,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Shalinon一wiener指数均呈显著相关,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9*,0.953*、0.989*;演替5一50年次生林土壤的秋季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K、CEC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2*、0.947*、0.928*、一0.897*、0.917*。 5、不同恢复阶段林地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是:5年、40年、50年逐渐升高,100年有所下降;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是:5年、20年、40年逐渐升高,50年、1 00年有所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演替年限中的变化不大。蔗糖酶、脉酶活性在各演替年限的变化规律与土壤的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本研究结果说明川西湿性常绿阔叶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经历一个生长高峰期后,三大类群的比例逐渐趋于相对平衡,使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一土壤微生物一土壤肥力三者协调发展,并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在恢复的前20年,应重视和发挥落叶阔叶树种对于细菌大量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积累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乔木、灌木的多样性,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条件,从而促进营养元素的循环。 本研究选取了一个较完整的植被演替序列,分析出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其随植被演替的规律,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网上预定展位方法一:手机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可进入手机预登记页面。方法二:电脑输入网址www.hm-zif.com优惠政策1.凡网上预订展位的客户,一律减免20%的费用;2.优先选择展位
21世纪是信息化、产业化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向信息化迈进。自我国经济由计划模式转向市场模式以来,土地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形成。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秭归县王家桥流域6个植物篱小区、5个不同耕作方式(梯田、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柑橘、农作物)的小区及4个种植植物篱的不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固存与否不仅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球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渭北旱塬区是我国黄土高原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该区粮田已经普
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近二十个年头,高考制度改革也进行了多次,而无论怎么改革,专家、教师、学生都在追求两个目标,一个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另一个就是减轻学
中国稀土农用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近 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通过大量的农业科研与田间试验,证实了适量的稀土有促进农作物增产以及改善品质等效果, 但稀土农用是如何产生这些效果的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从理论上来说,作物吸收和利用矿质元素是通过其体内相关的酶催化相应的生化反应来实现的;酶活性影响着作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从而影响着作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同化和分配。
归类划分法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节约大量的时间划分已经掌握的题目,进而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中,促进整体成绩的稳步提升.不仅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供
1983~1985年安徽省淮北和江淮之间广大地区春旱严重,稻区无水下秧。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采用水稻早育秧方法,经试验获得成功。当时作为应急措施,解决了无水育秧的困难,保证
土地利用数据制图综合需要依据一定的知识规则来保证数据综合围绕应用需求和反映主要地物的地理特征.土地利用数据包括描述其空间状态的空间数据和反映其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属
矿物-有机复合体的形成是土壤有机质稳定和累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铁氧化物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以我国南、北方五个长期定位试验站四种土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