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制作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模型大鼠,观察两种针刀干预入路对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模型大鼠行为学、肌腱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和分布的变化,及肌腱组织匀浆中TGF-β1、MMP-1、TIMP-1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干预对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肌腱肌纤维化的影响及相应机制,为针刀的临床治疗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提供优选方案及数据支持。方法:将40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刀1组、针刀2组,前4周对模型组、针刀1组和针刀2组大鼠统一采用“胶原酶注射结合过度运动法”进行造模,从第5周开始进行治疗。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采用常规喂养;模型组大鼠造模结束后不做任何处理,同样常规喂养。针刀1组大鼠造模结束后,进行两次针刀治疗,每周治疗一次:第一周松解喙突下软组织,即肱二头肌短头肌腱起点;第二周松解肱二头肌肌腹压痛点;针刀2组大鼠造模结束后,进行两次针刀治疗,每周治疗一次:第一、二周均松解喙突下软组织,即肱二头肌短头肌腱起点。通过旷场实验结合直接观察法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特点,通过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和分布的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水平,实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行为学:旷场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路程明显缩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刀1组与针刀2组大鼠总活动路程组间对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直接观察中发现,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都呈现出病态。针刀1组、针刀2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无显著差别。2组织形态学:正常对照组大鼠肱二头肌肌腱组织结构清晰;肌纤维呈平行排列,较整齐一致;肌束膜较薄,胶原纤维排列均匀、整齐;胶原纤维束间排列较疏松,空隙较大;以显橙黄色的Ⅰ型胶原为主,少量显绿色的Ⅲ型胶原散在分布于Ⅰ型胶原周围。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模型大鼠肱二头肌肌腱组织结构结构破坏,肌纤维扭曲,排列杂乱,呈波浪状;肌束膜明显增厚,胶原纤维紧密杂乱;胶原纤维束间排列紊乱,空隙较小;以显橙黄色的Ⅰ型胶原为主,大量显绿色的Ⅲ型胶原散在分布于Ⅰ型胶原周围,Ⅲ型胶原沉积量明显增加。针刀1组大鼠肱二头肌肌腱组织结构清晰,整体较为疏松;肌纤维基本呈平行排列,较整齐一致;肌束膜较薄,胶原纤维排列均匀、整齐;胶原纤维束间排列较疏松,空隙较大;以显橙黄色的Ⅰ型胶原为主,少量显绿色的Ⅲ型胶原散在分布于Ⅰ型胶原周围,Ⅲ型胶原沉积量较正常对照组稍增加。针刀2组大鼠肱二头肌肌腱组织结构较清晰;肌纤维稍有扭曲,呈小波浪状,排列较整齐一致;胶原纤维排列较杂乱;肌束膜较薄,胶原纤维束间排列较疏松,空隙较大;以显橙黄色的Ⅰ型胶原为主,可见显绿色的Ⅲ型胶原散在分布于Ⅰ型胶原周围,Ⅲ型胶原沉积量较正常对照组、针刀1组增加。3.TGF-β1、MMP-1、TIMP-1水平:模型组大鼠肌腱组织TGF-β1、MMP-1、TIMP-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针刀1组与针刀2组,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针刀1组大鼠肌腱组织TGF-β1、TIMP-1表达低于针刀2组,MMP-1表达高于针刀2组,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运用“胶原酶注射结合过度运动法”制作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大鼠模型切实可行,符合研究要求。2.针刀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大鼠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3.针刀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肌腱中的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以抑制肌纤维化反应,减少肌腱瘢痕面积;4.松解喙突联合肱二头肌肌腹压痛点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单纯松解喙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