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TH模型的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人类航空事业蓬勃发展,深空探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地空间高能粒子辐射环境对人类航空航天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高能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中加速与传播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日地空间物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星际空间中充斥着多种高能粒子,包括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银河宇宙线(Galactic Cosmic Ray,GCR)、异常宇宙线(Anomalous Cosmic Ray,ACR)等。缓变型SEP事件因持续时间长、强度高、引发的危害巨大而备受关注,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与科学意义。在不考虑太阳风沿经度方向变化的前提下,本文利用黄道面内的二维日球层粒子加速与传播模型(improved Particle Acceleration and Transport in the Heliosphere,iPATH),研究了背景太阳风达到径向稳态时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驱动激波对行星际空间中粒子的加速及传播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黄道面内对一次理想快速CME(~1500 km/s)驱动的激波加速粒子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激波面上的激波参数(压缩比,速度,激波角θBN)和粒子最高能量。结果表明,激波参数的变化显著依赖于经度变化,鼻区附近的激波速度最快,强度最强,对粒子的加速效率也最高。随着CME向外传播,激波速度逐渐降低,强度也在逐渐减弱。不同空间位置处粒子强度-时间曲线和能谱的模拟结果与飞船/卫星观测到的SEP经向扩展以及SEP衰减阶段的“蓄水池”特征基本一致;(2)对发生在2012年7月23日的一次强度极强、速度超快的CME事件进行了模拟。这次事件由STEREO-A、STEREO-B和ACE卫星联合观测,CME中心朝向STEREO-A卫星,另外两颗卫星基本未受影响。模型结果给出了三颗卫星所在位置的质子强度曲线。模拟结果中,STEREO-A位置的粒子强度曲线量级和演化趋势都比较接近STEREO-A/HET仪器的观测,激波到达与离开STEREO-A的时间也与观测吻合;对于在ACE和STEREO-B位置处质子通量的模拟在趋势上也与观测基本吻合。但对SEP观测上的某些细节特征,模型尚无法准确描述,这可能是由于给定的背景太阳风过于理想化或者某些粒子加速过程未在模型中得到准确描述;(3)基于iPATH模型,研究了类太阳恒星自转速度对CME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影响。对模拟的激波鼻附近粒子最高能量的分析表明,在0.8AU以内,恒星转速越快,激波加速粒子所能达到的最高能量越高;超过0.8 AU时,不同恒星转速对激波加速粒子的影响都存在一个62°的激波角临界值,当激波角超过这个临界值时,最高能量曲线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激波角较小时(θBN<62°),粒子以平行扩散为主,而激波角较大时(θBN>62°),粒子以垂直扩散为主。粒子总扩散系数κ=κ‖CoS2θBN+κ⊥sin2θBN,随着θBN变大,cosθBN在减小,sinθBN在增大,所以κ‖对κ的贡献在减弱,κ⊥的影响在增强。但是,κ与θBN实质上是非线性耦合的,无法直接由θBN的大小判别是κ‖还是κ⊥对κ起决定性作用。另外,粒子强度曲线与能谱的模拟结果也存在显著地转速依赖性。对于同一位置的观察者,恒星转速越快,它看到的粒子强度曲线上升就越缓慢,反之则越快。这是因为恒星转速的快慢会影响背景磁场位型和激波位型,导致同一观察者通过磁力线与激波面相连的位置不同;(4)抵达日球层的GCR粒子不仅能够为CME激波加速提供大量的高能种子粒子,而且还是太阳活动低年主要的高能粒子辐射源。利用ACE/CRIS仪器的GCR重离子观测数据,改进了 Zhao and Qin(2013)构建的预测年平均GCR重离子能谱模型(ZQ13模型),新模型能够提供时间精度更高的月平均预测结果。与ZQ13模型类似,新模型也包含三个关键参数:强度调制参数α(t)、平均积分强度比百分数p(t)、能谱形状函数η(t)。利用滞后相关分析法,新模型分别考虑了太阳活动奇数周与偶数周GCR对太阳黑子数(SSN)的最佳滞后时间。太阳活动奇数周中,α(t)、p(t)、η(t)对SSN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4、15、20个月,偶数周对应的滞后时间分别为6、4、10个月。利用历史SSN的观测,重建了1975-1996年碳元素和铁元素的微分通量,结果和IMP-8卫星的观测吻合;利用新模型模拟了1998-2018年24种GCR重离子的微分通量,并与ACE/CRIS的观测进行比较,模拟结果的绝对误差为14.5%,预测效果显著优于国际上常用的CREME2009模型(31.4%)。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云计算可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使得在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交互的情况下快速获取资源。云计算以其高可伸缩性、成本低廉、运维便利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行业的数据服务领域。随着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气象信息的海量存储和即时共享等问题,中国气象局正在加快推进气象大数
加强小麦主要病害的测报调查对指导病害科学防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作物调查方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如何高效利用丰富的遥感数据和方法基础是实现作物病害准确、实时、快速、大范围的定量化区分与监测的关键。本文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为对象,结合其不同的侵染循环机制和生境响应差异,综合不同发病期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以及Sentinel-2、Landsat-8和GF-
尽管土壤中的水分在全球水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很少,然而,土壤湿度在全球能量循环和水循环系统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它通过改变地表的反照率,影响地表和大气之间的水分和热量输送等影响气候。目前,一些遥感和实地测量技术已被用于土壤水分监测。然而,如何提高土壤水分反演的精确度,以及土壤水分观测的空间、时间分辨率仍然是现阶段研究的主要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Global Navigation Sate
土壤湿度是气候系统的关键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陆-气之间的热量、水分、动量和物质交换,影响局地以及区域气候,也是衡量气候干湿变化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基于土壤湿度数据和干旱指数,研究了1961-2017年中国土壤干旱变化特征,揭示了中国极端土壤干旱的概率风险特征,定量评估了不同时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对土壤湿度变化影响的贡献变化,研究了不同土壤干旱异常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
空间天气的研究是基于雷达、卫星等系统所监测到的真实、可靠的数据,而空间电子系统在太空中受到高能粒子(如太阳高能粒子)的干扰,对其存储器中的数据造成误差,这就需要对其编码系统进行纠错。代数编码是最经典的一种编码理论,本文主要就所涉及的环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个环 R的素根 P(R)、Levitzki 根 L(R)、上诣零根N*(R)、Jacobson 根J(R)和幂零元集N(R)之间的关系为:P(R
2011年10月28日搭载于美国SNPP卫星平台上先进技术微波探测仪(ATMS)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ATMS是一种跨轨扫描仪器,具有22个的通道,频率范围从23至183 GHz,可以用于在晴空和多云的条件下大气温度和湿度反演研究,这对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与预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ATMS观测资料的地理定位误差、定标精度进行了评估,并利用误差校正后的资料对大气温度进行反演,文章主要内容和结论如
低能见度天气会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健康。对低能见度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利用多地基遥感设备对雾、霾和沙尘暴等低能见度天气进行了长时间联合探测;通过分析各气象要素的结构特征,总结了雾和霾的概念模型和形成机制,研究了毫米波雷达探测沙尘粒子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关键问题。为了得到雾、霾天气更精细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大气垂直结构,本文选择了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探测地点,利用微波辐射计、风廓线
京津冀地缘相接、水脉相连,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变化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实现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60~2015年共56年京津冀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口集中在城市居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区的能源消耗也稳步增加,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气象环境效应(如: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区域,主要利用考虑室内外能量交换过程的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EP-BEM,Build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ization-Building Energy Model)
近几十年来,中国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然而,有限的研究调查了PM2.5、O3的对中国的大城市上海的死亡率、门诊量的影响。对于PM2.5来说,对人体危害最大的PM2.5组分及其来源仍不清楚,故无法准确量化细颗粒健康危害程度。另外,同时计算未来排放,气候和人口变化时,量化中国未来的PM2.5和O3浓度变化及其健康影响非常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