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孢囊线虫致病型和小麦种质资源抗性的鉴定以及损失阈值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h06014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一种经济重要性病原线虫,现已在我国16个省市的小麦产区有发生分布,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安全。明确禾谷孢囊线虫江苏群体的致病型,筛选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小麦品种,以及了解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初始密度与其繁殖和小麦生长关系,确定病害的防治阈值和线虫的损失阈值,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室内条件下,利用优化的生测条件和国际鉴别寄主23个品系(大麦14个,燕麦5个以及小麦5个)对禾谷孢囊线虫江苏丰县与沛县群体的致病型进行了鉴定,表明所有鉴别寄主对两个群体的抗感反应一致,只有大麦品系Varde和Dalmatische以及小麦5个品系,包括Capa、Loros、Iskamish K-2-light、AUS10894和Psathias,对两个群体表现感病,其余品系都表现抗病,鉴定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为同一致病型,都属于Ha1组,但与国际上已命名的14个致病型有区别。采用室内2龄幼虫法接种法测定94份小麦种质资源对禾谷孢囊线虫沛县群体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无免疫品种,表现抗性的有10份,其中华麦1号、矮早八15和W1074表现高抗,荆州星麦、良星99、扬辐麦11号、淮麦29、亲本云南小麦01I-12、徐麦99和太空6号(山东)表现中抗,其余材料表现感病,占供试材料总数的89.4%,其中,西风小麦的单株平均白雌虫数高达115.5个,表现高感。筛选出的抗性材料可为我国的抗病育种及病害综合防控中的抗性品种推广提供支持。在2011-2013年的两个冬小麦生育周期里,通过网室盆栽试验,测定了土壤中线虫初始密度(Pi)对其繁殖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的繁殖系数(Rf)随初始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当Pi初为0.5个卵/mL土时,线虫繁殖系数达到8.7;当Pi为128个卵/mL时,Rf仅为1.5。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株高、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及产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与Pi显著负相关。当P≥8个卵/mL土时,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减少,当田间禾谷孢囊线虫的初始密度高于该值时,应当开展防治措施。利用Seinhorst模型分别以株高、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和产量为指标,拟合了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沛县群体的最低忍耐值(T)为7.1个卵/mL土。研究结果为病害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照夜白”的象征--非马rn夜已深.窗外雨声向我靠近.我合上书,静静地谛听著,想起了今天非马e-mail的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感动了我:“我知道编诗选是一件苦差事,……但以后有时
“听听您的叮嘱,我接过来了自信,凝望着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每当听到军旅歌唱家阎维文声情并茂,用心在唱着《父亲》这首歌时,我
这是一部真正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以关注草根阶级现实疾苦的勇气和眼光,全景式打量市井平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人生境遇的作品。济南老天桥下面的五路巷是这部书的描写主体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无性态:Pyricularia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三大病害之一。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而又环保的措施。
本论文采用拌粮熏杀法研究了植物精油与硅藻土混合前后的杀虫活性、药效持续期、最佳适用温度及对害虫种群繁殖力的控制作用,并评估了害虫产生抗性的风险,同时从生理生化角度分
本文以昆虫植物协同进化理论为指导,以斜纹夜蛾为试虫,通过闹羊花素Ⅲ对斜纹夜蛾产卵忌避活性测定,感受器超微结构观察,触角电位实验的系统研究,明确其作用类型;克隆、原核表达斜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是中国史书编纂的古老传统。左史即古代史官之内史,右史则是大史。记言、记事,只是各有侧重而已。[1](p11-13)。在历史编纂学上,记言与记事从来没有明
该文针对温室普遍发生的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技术(REMI)构建生防木霉菌工程菌株,筛选出生防因子活性及防病效果均优于野生株的优良转化体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对水稻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策略以培育和利用抗病丰产品种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该病原菌
  马缨丹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该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用于园林装饰。民间常把马缨丹用作草药医治疾病和用作驱虫剂和杀虫剂防治虫害。本研究从马缨丹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