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神问题始终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对核心命题,但同时也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本论文将在前人对形神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形神理论的发生及发展中的诸问题在思想文化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探究。其次,以绘画艺术史为例,来考察形神观念何以在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领域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古典美学原则,使对形神问题的研究最终转向美学领域。最后,将针对绘画艺术以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规律对形神观念作一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定通过以下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形神观念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部分,着重从思想文化方面对形神观念的发展进行探索,首先讨论先秦道家、儒家的思想对形神观念生成的影响;其次,从《周易》的“道”、“器”关系来分析“神”与“形”的关系;最后再在汉代各种思想相互交融后而产生的相人术以及玄学和佛教这五个层面来探究形神观念在文化思潮中的演化。先秦道家老子在论“道”中初步与“神”发生了关系,之后宋尹学派的《管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首次将“形”,“神”这两个本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由此便展开了对这一理论上千年的论述,之后庄子从养生的角度开始将形神问题转向人的角度;先秦儒家因为特定的政治立场而很少直接论述形神问题,特别是孔子,他生活的时代形神观念还没有被正式提出,但他的“文质”观却对之后尤其是汉儒们对形神观念的认识产生了影响,此外,《周易》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的二分思维对“形”与“神”的关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到汉代因为儒道思想的相互交融,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相人术因其时代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的本位主义,古代人眼中因其对身的特殊定义使身体成为“形”与“神”的统一体,便和形神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汉代儒家还是黄老道家都特别关注身体的意义,而且从身体出发对形神问题也有了新的理解;魏晋玄学借助“有无之变”对“形”与“神”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它的影响下,开展了一场“神灭”与“神不灭”的思想斗争为形神观念又输入了新的血液。第三部分,分析形神观念在绘画领域的发展及演变过程,魏晋作为绘画艺术的开端,首次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形神关系引入艺术批评与创作的领域:唐宋元在魏晋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将“意”引入这一领域从而为形神观念又一次注入了新的能量;明清时期的绘画领域更加注重对形神关系的讨论和梳理,并在前人论形神的基础上,对“形”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从而使“形”经过了一个从体现物理真实到表现艺术真实的过程,并最终在沈宗骞那里使“形”和人们的视知觉关联起来。第四部分,着重从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规律来分析形神观念。形神论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一个浓缩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人文智慧的范畴,它符合人们审美的普遍心理规律第五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形神观念做最后的一点省思。最后期望借此研究来观照人类在迷失与回归的往复中如何保持对诗意人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