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除使用语言符号外,还使用非语言的符号,简称非言语。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 本文分别阐述的是中美群体共享的,因袭性和规范性都很强的非言语行为,包括时间语,空间语,身势语,副语言等等。它们的形式是约定俗成。因此也就因中美不同文化而异。 本文以中美非言语交际为主线,对文化给予非言语交际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阐述源于中美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本文认为造成中美非言语行为差异的主要文化因素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阴性文化和阳性文化,并就具体的时间语,空间语,身势语,副语言等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论证。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价值标准是衡量个人与集体联系是松散还是紧密的一个尺度。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群体的和谐,与集体、社会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强,并力求身心与整个环境的相适应。而个体主义文化强调的是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松散,相互依赖程度弱。 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传播的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这意味着,在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低语境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相对地讲,只有少量的信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之中。这意味着,在低语 境文化中的人们习惯侧重用言语本身的力量来进行交际。 阴性文化一阳性文化 阳性文化表现出的是力量,自我表现、竞争和雄心壮志。阴性文化是指那种注重感情、富于同情心的文化。 因此,本文不仅仅是分析中美非言语交际的差异,而且更注重对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