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视角下技术进步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inglei2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也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从1978年的18%提升至2013年的53.58%。城镇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了必然趋势。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技术进步,因此探索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不仅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更为进一步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内生技术进步等相关理论,文章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视角下,规范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基础上,从“动力”、“质量”、“公平”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山西省1978-2013年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山西省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视角下,技术进步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第二,基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与现实相符,表明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第三,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复杂的因果关系;第四,脉冲响应函数对变量之间的冲击结果显示,山西省城镇化现阶段处于工业化拉动为主的阶段,第三产业在13.5期后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冲击效应,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五,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应当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与规划。文章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测度了山西技术进步贡献率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了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时间跨度为1978-2013,在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第二,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规范研究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第三,基于“完备性、系统性、精简性和普适性”四个原则,从“动力、质量、公平”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新型城镇化评价理论。
其他文献
粤剧音乐中的“线”,是一个含有多义性的传统术语,沿用至今。我院陆仲任教授在《广东音乐音阶调式探讨》及《广东音乐旋法探讨》(见《学报》总第一期及二、四期)、黄锦培教授
<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集群"(cluster)的概念。几十年的集群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的初现、形成、壮大、成熟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期刊
<正>工业化是现代经济的必然趋势,是由传统农业阶段向现代工业阶段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园区作为聚集产业的载体,对一个地区的工业化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疆土分布面积较广,尤其是在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的性质是受水浸湿后,强度会迅速降低,导致土体结构破坏,继而会发生较为显著的沉陷,所以其工程性质较差。在
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由于其具有合成简单、提纯容易、发光颜色饱和度及亮度较好、可以通过微调其分子结构及聚集体的堆积形式来调控其发光性质等特点,近年来,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教学中强调多种学习形式,合作、自主、探究成为争相采用的方法,接受学习一定程度上被冷落。这种现象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传
现今,全国大多数普通高中都已经进入新课程的普及阶段,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深入人心,但关于系统论述作业教学方面的书籍却很少。尤其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践策略。研究大多是一线
目的对比CT与MRI增强扫描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诊的94例疑似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进行CT增强扫描;
本文利用有限域的扩张原理,首先介绍了伽罗华四元域的产生方法。这一方法实质上是从Z2出发,以Z2上的一个不可约多项式x2+x+1为生成元做一个主理想(x2+x+1),然后由近世代数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