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也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从1978年的18%提升至2013年的53.58%。城镇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了必然趋势。集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技术进步,因此探索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不仅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更为进一步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内生技术进步等相关理论,文章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视角下,规范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基础上,从“动力”、“质量”、“公平”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山西省1978-2013年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山西省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结构视角下,技术进步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第二,基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与现实相符,表明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第三,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复杂的因果关系;第四,脉冲响应函数对变量之间的冲击结果显示,山西省城镇化现阶段处于工业化拉动为主的阶段,第三产业在13.5期后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冲击效应,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五,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应当从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与规划。文章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测度了山西技术进步贡献率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了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时间跨度为1978-2013,在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第二,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规范研究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第三,基于“完备性、系统性、精简性和普适性”四个原则,从“动力、质量、公平”三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新型城镇化评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