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和生长素对AtACS4,AtACS5,AtACS7表达调控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植物激素乙烯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生物合成受到正向和负向两方面的调控。控制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是ACC合成酶。ACC合成酶由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编码,不同的发育、环境和激素刺激等信号可以诱导不同组群的(distince subsets)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利用启动子-报告基因(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GUS)系统,可以检测基因的表达模式。在实验室前期工作中,曾证实拟南芥多基因家族成员AtACS4,AtACS5,AtACS7对乙烯的响应方式不同,AtACS4,AtACS7基因的表达受乙烯自催化调控,AtACS5基因的表达则不受乙烯影响。 本文中我们对乙烯受体突变体etr1-1中的AtACS4,AtACS5,AtACS7的表达及激素响应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并将受乙烯自催化调控的AtACS4::GUS,AtACS7::GUS转入其他的乙烯信号传导途径突变体和生长素信号传导突变体中,初步探讨乙烯和生长素信号对AtACS4,AtACS7的时空表达模式的影响。 对etr1-1/AtACS4::GUS,etr1-1/AtACS5::GUS,etr1-1/AtACS7::GUS转基因植物的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在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花器官中,etr1-1突变强烈抑制了AtACS7的表达,轻微抑制了AtACS4的表达,对AtACS5的表达则没有影响。GUS荧光活性测定的结果显示:在二周苗龄的光照苗中,除了6-BA对三种AtACS基因没有影响外,其余的7种植物激素或者激素前体(IAA,ABA,GA,BR,JA,SA,ACC)至少诱导了AtACS4,AtACS5,AtACS7中的一个基因表达,从而促使乙烯合成的增加。ACC,ABA,JA诱导的AtACS4的表达,IAA和ABA诱导的AtACS5的表达,以及GA,ACC,SA和BR诱导的AtACS7的表达都被etr1-1突变所抑制。 此外,GUS染色结果显示:乙烯受体基因ERS2突变对AtACS4,AtACS7的表达影响不大;而乙烯信号途径组分基因EIN2突变对幼苗时期的AtACS4,AtACS7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AtACS7的表达抑制程度仍小于ETR1突变对其的抑制。以上结果说明虽然AtACS4,AtACS7的表达响应乙烯的自催化调控,但并不是主要通过ERS2或EIN2介导的信号途径,并且其响应的信号途径可能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生长素运输突变体aux1-7对幼苗时期的AtACS4,AtACS7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长素对乙烯合成的时空调控。
其他文献
会议
据研究证明,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现已查明的分布竹种达29属220种以上,占世界属种总数分别为40%和25c70,占中国属种总数的75%和55%。同时云南又是
高层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结构形式,它的网格外筒由交叉斜柱编织而成,传力更加直接有效,具有同时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高效机制。但是,此种新型结构体系的理论
  目标:讨论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建立云数据库的必要性,总结医务人员使用云数据库对数据的录入、处理及分析等实际应用经验,对未来皮肤病相关领域数据管理的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会议
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人们对居住舒适度追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及居住与工作舒适度,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居住建筑供热计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Saururaceae)中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是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由于天然鱼腥草素在鱼腥草中含量很小,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所以通常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其醛基,得到活性不变、性质更稳定的合成鱼腥草素,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合成鱼腥草素不仅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很多体内动物试验和临床使用报道显
线粒体是植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内膜上电子传递链是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主要部位,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的ROS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的修建不仅为市区交通带来便捷,而且已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重要的标志。然而,地铁隧道在修建时,难免会造成地铁隧道上方覆盖层的沉降和变形,给地铁
  病史:患者,男,面部、颈部、躯干红斑、结节7年。患者七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黄豆大小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疹逐渐增多,泛发至前胸、背部。病程中患者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
  病史:患者女,40岁。右颞部褐色结节1年余。自觉瘙痒明显,挤压可见脓液流出,无疼痛、红肿及破溃、结痂,未自行用药。患病以来无发热、乏力及体重变化。既往患有“卵巢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