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我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作品重译之风可谓荦然。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已产生了第一次重译高潮,若干年后,则又出现了另一次重译高峰,时至世纪末叶,重译现象再度浮出,且规模之盛,世罕其俦,此言自是不谬:同一部作品,一年内竟能推出近十种重译版本。然而另一方面,比之实践一端,若论起重译研究,国内译界却显得寂寞多了,此外,在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也还存在着视角集中、方法单一等不尽人意之处,凡此等等,重译研究的途径或路径确乎亟待拓宽。鉴于此,本研究从博弈论角度切入重译问题探讨,虽无开启山林之意,却也不妨视为具有补偏救弊意义的尝试性探索。博弈论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始仅为应用数学分支之一,时至今日,该理论业已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问题的探究,且已涉足到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或不妨说,博弈论将有望发展成为研究各种人类行为的普世性理论,亦未可知。二十世纪初期,国外即已有人开始尝试将博弈论思想应用于语言及翻译研究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辛提卡的“博弈语义论”、列维的“翻译即决策过程说”及格雷之于翻译博弈论思想的广泛思考。而反观国内,相关方面的专门研究目前则尚不多见。博弈论强调理解他人想法、立场及观念的重要性,而这一核心思想也恰恰吻合了重译活动的本体或本质特征。重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熟谙两种语言,深入了解两种文化,同时也更需要深刻理解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等多个主体的想法、立场与偏好,唯其如此,才能确保重译作品的质量及受众面。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论文创新性地将博弈论引入重译问题研究,以期为揭示重译的本质提供全新的视角:重译乃多方参与者依照规则相互博弈的过程,而并非随意或随机事件,也决非重译者仅凭“一己之好”而发起的语言转换活动。重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因而要论证重译的博弈属性,就必须首先证实翻译的博弈属性。本论文依据博弈论理论框架,从构成博弈的两个基本条件入手,以文本开放性观点、接受美学与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试就翻译活动中的博弈方构成及决策的相互依存性进行详细论证,从而确立翻译的博弈属性,并对翻译博弈主体“理性行为”假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将进一步构建翻译博弈的博弈模式,将翻译博弈描述为以译者为中心、由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译者与翻译发起人、译者与翻译赞助人、译者和翻译批评人等五局双人子博弈所构成的总博弈。在这一模式中,译者作为公共博弈方参与了每一局双人子博弈,分别与其他博弈方进行了两两博弈。除译者外,其他博弈方之间并不直接发生博弈关系,而只是分别与译者开展双人子博弈。研究表明,重译博弈与翻译博弈区别如下:比之翻译博弈,重译博弈多了一局当下重译者与前译者之间的双人子博弈,重译博弈是一场总博弈,以当下重译者为中心,由六局双人子博弈所构成。在构成翻译博弈及重译博弈的每一局双人子博弈中,博弈双方皆不乏可供选择的策略与偏好收益,且博弈双方均会从己方策略空间中选择适当的策略,以实现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对于各局双人子博弈中的博弈双方,我们都给予了相等的关注度,对博弈双方可供选择的策略及其所能获得的收益,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此同时,本论文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以证实上述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通过对重译博弈中的译者策略空间进行总结与归纳,本研究验证了重译的必然性及可行性,以期为重译实践中的译者策略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