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人音乐是由黑人传统艺术形式演化而来,是一种能使黑人在受压抑的环境下较安全地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黑人们通常通过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以寄托希望或哀思。因为音乐能使这些非裔美国人尽情地表达他们所感受到的最深切复杂的精神或情感现实,他们往往在语言不能表达时借助音乐来唱出自己的感受。对他们来说,音乐不仅能治愈创伤,而且是一种生存技能。许多非裔美国作家骄傲地宣称他们写作的灵感来自于音乐的启迪,因为音乐能超越种种限制,在记录奴隶制种种罪恶的同时,使倍受摧残几至崩溃的灵魂得以存活。作为文化同化或文化认同的产物,黑人音乐特别是爵士乐具有“节奏强、即兴性、合奏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等特点”。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自197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以来,迄今为止发表的每一部小说都会在评论界掀起一阵波澜,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透彻的社会分析、激情洋溢的哲学观照和对黑人美国的诗化描述享誉全球。然而迄今为止,除了几篇论述《宠儿》和《爵士乐》中音乐审美的文章外,很少有人尝试系统地分析其作品中的音乐主题,这也是这篇论文得以成文的初衷。因此本文意在系统地分析莫里森的音乐审美是如何影响她作品的主题和她的创作哲学,或者说这些因素如何互相作用,相辅相成,使她的作品产生荡气回肠、解放心灵的效果。
莫里森熟练地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诉诸笔端,使她的作品与黑人文化密切相关并充满动感。她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文学的内容,把音乐主题融于创作中,使黑人灵歌中黑人在精神荒原上追寻精神家园的凄婉、布鲁斯中黑人所处困境的悲壮,爵士乐中黑人重构自我诉求的心路历程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音乐在黑人自我定义的过程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因此莫里森作品中,爵士乐和布鲁斯的影子随处可见。通过借用音乐的表达形式,英里森使边缘化了的黑人表达内心的呼声。一方面,黑人民族的审美能力与他们文化和社区价值的保存悉悉相关,黑人音乐使充满着文化失落感、异化感和碎片感的非裔美国人能自我疗治饱受创伤的心灵;另一方面,黑人音乐是文化同化和文化认同的产物,这有助于消解白人逻格斯,使黑人性不再意味着缺席、否定和邪恶,而是在场、肯定和善良。莫里森把主题意蕴建立在黑人音乐的基础上,实际上是想把黑人自我从令人窒息的窘境中解救出来,把黑色意义从霸主语言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并在黑人文本中证实其意义。因此,论文的结构也是基于莫里森作品和三种音乐主题旋律的关系而展开。除了引言和结论,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了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论述莫里森作品主题与黑人音乐主旨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五章主要论述其作品和黑人音乐在叙事风格上的异曲同工。
论文的第一章“用音乐治疗创伤:审美能力与文化保持”探讨了莫里森作品中黑人音乐在黑人日常生活和审美中的作用。一方面,文章论述了黑人音乐作为文化同化和文化认同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文章论述了莫里森音乐审美。二者共同说明了美国黑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文化保存和社区价值息息相关。因此黑人音乐是饱受流离失所、文化异化和支离破碎之苦的美国黑人疗治他们受伤心灵的金玉良方。在莫里森塑造的小说人物中,有的人能于困顿失意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的人则在创痛苦闷或不能与自己的亲人取得联系时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或融于社区亲人之中,两种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不能用音乐表达自己感受的人往往不具备健康的人格和完整的身份,也无法与别人培养种族社区亲情。而那些能通过音乐或别的艺术形式抒发情感的人则能与其民族和社区形成互惠关系。麦克蒂尔一家、耐尔·赖特、贝比·萨格斯、保罗D等奴隶们能在贫穷困窘时以歌唱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因而免于心灵困顿,而布里德洛夫一家、秀拉、蔡尔兹一家则因缺乏有效的艺术形式宣泄伤痛之情或融入黑人社区而或困顿或丧失亲情。作为黑人社区的集体表达形式,黑人音乐还帮助奶人·戴德找回了自己的家系和失落的文化身份,因而精神上不再“死亡”;而社区黑人的合唱则使瑟斯如受洗般获得精神新生。由此可见,黑人社区和音乐叙事是非裔美国人保存文化的模板和治愈创伤的金创药。
第二章“莫里森的黑人灵歌:荒野中的精神家园”着力描述黑人韵困境。与黑人灵歌表达黑人在精神荒野上寻求精神栖息地相呼应,莫里森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群生活在精神荒野上的人,他们因缺少精神家园而对之孜孜以求。这些人有的丧失了主体性,有的则丧失了黑人性。前者包括丧失了自我意识的耐尔,受不自信煎熬的佩科拉、波琳·布里德洛夫和海伦娜·赖特,把自己幽禁在父权家庭中的戴德家女性和科西家的女人们(科西家的女人们同时也是女性窝里斗的受害者),和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伊娃和秀拉(这是丧失自主权的另类表现);男人们则因白人的拒斥丧失男子气概和男性本色。后者则包括否定自己的黑皮肤的佩科拉、波琳·布里德洛夫、杰拉尔丁和海伦娜·赖特、不能在白人文化霸权中维护自身利益的佩科拉、抛弃自己的家族亲情和种族亲情的梅肯·戴德及蔡尔兹一家,以及实施黑人种族主义和报复行为,既伤害了白人也害苦了自己同宗亲人的“七日社”和父权制下的鲁比镇。但即使精神荒芜、居无定所,有些黑人还是在黑暗中奋力抗争,努力寻求精神栖息地,争取浴火重生。第三章“莫里森的布鲁斯:痛苦与骚乱中的痛哭与宣泄”通过描述黑人所受的苦难,解释了黑人精神困顿的原因。与布鲁斯表达和抒发人们的痛苦郁闷之情相呼应,莫里森通过探讨造成这种苦闷情感的原因并描写他们宣泄郁闷或治疗创伤的方式表达了黑人郁积在内心最深处的苦闷创痛。奴隶制不仅肆意蹂躏了象瑟斯这样的奴隶们的肉体,而且践踏了他们的心灵和尊严;作为操纵黑人的手段,奴隶制下给黑人的误称和取名又使得他们失却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居住其中的商业主流社会以各种方式强行灌输主流文化价值,佩科拉、波琳、哈加尔、爱尔玛和雅丹等在强大的主流文化攻势下失却方向,盲目接受了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和强大的大众传媒所渲染的主流形象:双重意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茫然,因而不知道是应该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荣还是融入白人文化;大迁移和文化孤儿感使处于文化漂移中的黑人由于身体匮乏、情感紊乱而心灵扭曲。所有这些因素使黑人跌入痛苦沮丧的深渊。有的黑人诉诸武力以泄恨或解痛,而有的则超然于痛苦之外,通过疗治受伤的心灵而解脱痛苦。
第四章“莫里森的爵士乐:通过文化杂交重构身份”阐述了莫里森通过作品所提供的重构黑人身份的解决方法。通过借用爵士乐为参照依据,莫里森使人们看到了黑人通过文化杂交或文化交流与融合重塑自我的可能性。爵士乐通过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包容异己,吸收与自身格格不入的文化、体裁、乐器和表演形式,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精华在美国众星璀璨的乐坛中闪闪发光。莫里森用文学语言谱写的爵士乐章讲述着黑人在美国的痛苦遭遇,刻画了黑人重新继承黑人文化遗产、唤醒黑人民族文化意识、努力促成非裔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决心走出历史阴影创造未来、矢志参与交流与联合并通过超越强加给他们的名字重塑自我身份的心灵历程。这个历程也是打破黑白、男女、个体和群体、南北、城乡之间二元对立界限、学会包容异己的心路历程。惟有如此,美国黑人才能在多民族美国中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第五章“叙事中的音乐”关注的是《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和《爵士乐》中莫里森所借用的黑人音乐创作技巧。除了主题上的对应之外,莫里森的叙事技巧也与黑人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技巧包括叙事层面上的布鲁斯叙事、呼应、即兴创作、重复、即兴演奏会、角技及开放结尾和语言层面上的拟声、重复和标点等。
以上论述得出的结论是:莫里森的创作受黑人音乐影响很大。黑人音乐的显著特征是文化独立、文化融合、文化杂交、开放、统一、多元化、社区和民族交流、稳定、集体主义和团结等理念所支撑的文化民主主义。这也是莫里森作品的精髓所在。莫里森通过探讨这些理念,也指出了黑人民族于痛苦失落中崛起,从精神流放中重塑自我、创造精神家园的复兴之路。因而文化民主主义的理念既是非裔美国人解决自己非裔文化身份和美国公民双重身份困境的良方,也是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排斥异己行为的强烈批判。
本论文在论述上以莫里森的著述为基础,力图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阐述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主张。论文在论述时没有按照莫里森作品的先后顺序,而是按照作者所借鉴的三种音乐形式的产生顺序,把其作品的主题观照(也是论文着力论述的)分三个问题进行阐述,分别是:什么(黑人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会处于如此境地?)和怎样(怎样改变这种处境?)。
本文除了分析白人女孩对黑人女性瑟斯姐妹般的帮助之外,很少涉及美国白人在黑人身份重建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实际上,没有白人的合作,黑人想完全重构自我是不可能的。因此,莫里森是如何反映白人在美国黑人重构自我过程中的作用的,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