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可以引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的预后有重大的影响,并可导致猝死。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过程是在各种因素参与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心脏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激活程度的过度增加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发现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时,通过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可以减少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然而其具体的机制仍不明朗。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源性孤啡肽参与缺血性心律失常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7周龄,质量250~270g。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是通过对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制备的。本实验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15min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大鼠分成三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冠脉结扎组(CAO组)和孤啡肽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CAO组)。Sham组开胸、冠脉下穿线但不结扎;CAO组开胸并结扎冠脉;U+CAO组在开胸冠脉结扎前10min,将特异性孤啡肽拮抗剂UFP-101(1×10-9mol/L)按1ml/kg经尾静脉注射,另外两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并分析术前10min至心肌缺血后15min内的室性心律失常数据。第二部分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15min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心率变异度的影响记录并分析术前10min至心肌缺血后15min内的心率变异度(HRV);心肌缺血15min后,用注射器从左心室缓慢匀速抽取1ml血液,收集在含有K-EDTA的试管中,离心得到血浆,将血浆样本在-80℃下保存待测。血浆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检测。第三部分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15min内)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心肌缺血15min后,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中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的总蛋白及膜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min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Sham组大鼠冠脉下穿线后,仅发生室性早搏,而室性心动速和心室颤动没有发生。与Sham组相比,CAO组的室性早搏次数、室速+室颤发生频次、室速+室颤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均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7),与Sham组相比,U+CAO组的室性早搏次数上升,而室速+室颤发生频次、室速+室颤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CAO组相比,CAO组的室性早搏次数、室速+室颤发生频次、室速+室颤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进一步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7)。2.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min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与Sham组相比,U+CAO组、CAO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CAO组相比,CAO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一步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min心率变异度比较与Sham组相比,U+CAO组、CAO组的SDNN、RMSSD、HF值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CAO组、CAO组两组间SDNN、RMSSD、H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U+CAO组、CAO组的LF/HF值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CAO组相比,CAO组的LF/HF值进一步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15min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的表达Sham组、U+CAO组、CAO组三组间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总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CAO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膜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AO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膜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O组相比,U+CAO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膜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功能变化可以引发缺血性心律失常,而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是可以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和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膜蛋白表达变化的原因之一,即拮抗内源性孤啡肽受体可通过减弱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膜蛋白表达进而减少大鼠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