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隶属于鳞甲目(Pholidota)、穿山甲科(Manidae),在中国有华南亚种(M.p.aurita)、海南亚种(M.p.pusilla)、指名亚种(M.p.pentadactyla)3个亚种,据资料记载曾在中国南方大多山区广泛分布。在2020年6月5日,穿山甲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提升至一级。穿山甲是我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之一,被列入我国14种最濒危的野生药用动物名录,也是我国中药现代化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的物种。目前在中国,穿山甲由于其重大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遭到毁灭性乱捕滥猎,加上栖息地的破坏,并且穿山甲在分类上属生态极度特化的单型目、科,目前全球均不能成功地规模化、商业化饲养繁殖,只能从野外捕捉,因此导致野生资源剧减。现在仅点状分布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中。在2017年底,全球八种穿山甲已全部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被严格禁止穿山甲及其衍生制品的一切国际贸易,但仍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穿山甲带来的巨大利益铤而走险,导致穿山甲种群数量处于急剧持续下降的状态,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但我国此前对野外穿山甲种群的研究和评估却十分稀少,更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对野生种群及资源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是全球首次在中国大陆(台湾除外)全面系统深入调研中华穿山甲的生态地理分布、栖息环境、野生种群数量及现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干扰破坏因素对穿山甲野生种群的影响,等等,进而从点到面,对中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估。最终对中国野生穿山甲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和保护策略,具重要意义。本研究前后共用了7年时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样线法、洞穴计数法、访问法和查阅资料对中华穿山甲目前在野外的生态地理分布以及野生种群数量进行评估,然后用Vortex模型对中华穿山甲野生种群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以了解野生种群资源现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我国中华穿山甲现主要分布在13个省,1个直辖市和1个特别行政区的山区和林地内,分布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分布省份未发生大的改变,但分布总面积缩小了96%,具体分布区县包括:香港、台湾、重庆(武隆、綦江、秀山),四川(美姑、古蔺),贵州(毕节、铜仁、江口、安龙、荔波、石阡、印江、普安等),云南(陇川、金平、勐海、勐腊等),湖南(宜章、郴州、祁阳、桂东、安化、凤凰、保靖等),湖北(恩施、宣恩、通山、通城、巴东、来凤等),广西(上思、都安、那坡、百色、靖西、兴安、龙胜等)、广东(惠东、肇庆、韶关、始兴、乳源、紫金、内伶仃、博罗、惠州等)、福建(寿宁、明溪、武夷山、建阳、建宁、安溪、德化、大田、福鼎、邵武等)、浙江(开化、象山、富阳、江山、临安、庆元、龙泉、遂昌、湖州等),江苏(宜兴、镇江、常州、徐州、铜山、邳州等),江西(九江、永修、修水、浮梁、湾里区、潘阳、乐安、宁都等),安徽(岳西、黄山、祁门、宣城、歙县、休宁、绩溪等)、河南(卢氏县)、海南(白沙、琼中、乐东、陵水、保亭等)。2、中华穿山甲多栖息在中低海拔、郁闭度中等、林下盖度较高的阳坡或者半阴半阳坡。中华穿山甲对林型的选择顺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丛中发现的洞穴较多。穿山甲喜温,野外很少分布在1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但为了避免人类干扰分布区域海拔也不会太低,一般在760-1500m之间。在郁闭度方面,穿山甲多分布在郁闭度中等的区域。在坡向上,阳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复杂,食物丰富度高,半阴半阳坡温暖湿润,林下植被多样,食物种类丰富,也能保证一定光照,故两种坡向都受到穿山甲喜爱。而坡度方面,为了提高隐蔽性和保证巢穴不受雨水冲刷,通常选择在一些陡坡,在打洞时还能节省一定体力。3、据本研究估算,目前我国(除港澳台)中华穿山甲在野外的种群数量大约11231±4841只,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种群生态密度只有0.061~0.153只/km~2,现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各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植被保持较好,人为干扰少的地方,绝大部分以孤立的岛屿化的生态栖境存在,均呈现为生态隔离的野生小种群状态,绝大部分的种群数量区间范围为10~30只。4、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扩张,让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原本大面积的栖息地由于道路修建、房屋修建、旅游业兴起等人类活动,被切割成不连续的岛屿状栖息地。栖息地分布岛屿化严重,加上穿山甲对生境选择非常敏感,这些碎片化的栖息很难为野生中华穿山甲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栖息地岛屿化,阻碍了各个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小种群中更容易出现近交衰退,面对较大自然灾难(如雪灾)种群很难恢复,灭绝风险更大,因此也急需加强对穿山甲生境的保护。5、通过VORTEX种群生存力模型分析,在没有人为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野生穿山甲种群有一定生存能力,随种群数量增加,灭绝时间会延长。当种群数量在10只左右时,若在无人类干扰和猎捕的理想状态下,估计40年之后的灭绝,遗传多样性仅有42%,人为猎捕或干扰的概率每增加10%,种群灭绝时间就会提前10年左右;最小可存活种群数量为36只。综上所述,建议尽快采取紧急措施对中华穿山甲加强保护,维持现有种群的稳定,增加在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强保护区及其周围森林的巡逻,创建生态走廊,减少人为干扰和偷猎现象。尤其是建议,要加强人工饲养繁殖,对野生种群数量进行人工补充,以扩大其野生种群数量和达到种群复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