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旅游者感知研究的数据源均采用调查问卷,本文利用自发地理信息(VGI)作为数据源,将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和旅游行为特征进行合理表征。以都江堰景区为实例,将从Google Earth上采集的旅游者自发上传的景点照片进行信息提取和分类整合,借鉴文本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在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下,深入挖掘照片中的空间信息和文本信息,并通过照片反演旅游者的旅行路线,从而探讨旅游者对都江堰景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的感知情况与旅游行为特征。 本研究表明,从微观角度,照片的空间信息和文本信息映射出旅游者感知中的都江堰景区的景点等级,共有7个主要知名景点;而且旅游者对7个主要景点的空间位置感知与景区实际景观位置达到耦合;具体景点的地理位置能够影响旅游者对其形象感知的认知程度;同时旅游者对这7处主要景点各自的感知范围和感知特点具有明显差异。令旅游者叹为观止的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其中分水工程鱼嘴上镜率最高。与其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二王庙也是游客关注的重点,并且两者之间的内在文化关联也是许多旅游者感知的内容。各具体景点照片的详细信息折射出旅游者对都江堰渠首工程的赞美之情,对古人聪明才智的敬仰,对治水先驱李冰父子的缅怀,对秀美河山的喜爱,以及对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从宏观角度,83.1%的照片描述的是都江堰景区的人文景观。贯穿563张样本照片的是旅游者对都江堰景区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感知,即都江堰的水文化。具体通过水资源科学、治水方针、治水人物、民间传说与民俗风情5个方面表现出来。另外,照片还反映出旅游者对景区内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特殊地理事件的关心。巧妙利用照片反演旅游者的旅行路线,并通过计算不同作者的旅行路径长度和平均照片距离来量化旅游者在旅游地内部的感知变化情况。发现不同旅游者的旅行路线存在显著差异,对景点感知的跨度和频度也各不相同。分析总体旅行路线特征,并确定出热门旅行路线和中心景点。本研究丰富了旅游者感知研究的分析视角,提供了新的数据获取渠道,并大胆尝试对自发地理信息中的照片数据进行空间信息和文本信息的挖掘,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者感知提供了新的实证参考,对旅游景区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行销以及旅游地形象塑造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