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是由道教、儒学、佛教三大支流共同构成。三者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与融合。在三教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相互会通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方以智是三教会通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颇为曲折,这些经历使其思想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变。明亡以后他潜心于会通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建构。目前学术界对其晚年三教会通思想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方氏晚年主要著作《药地炮庄》为核心,参考其他相关著作,试图比较全面地解析方以智三教会通思想的形成过程、方法架构及其诠释实践。从而对其学术贡献和理论局限作出适当的评价。本文总共四章,前有《绪论》,绪论中对对学界关于方以智研究现状作出扼要的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之处。又交代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第一章介绍方以智其人。梳理方以智的生平、人生的各个时期特征、学术来源与思想概观。以俾理解其作《药地炮庄》的缘起。吴应宾的“三教合一”与道盛的“托孤说”是方以智作《药地炮庄》直接的缘由。晚年他经历坎坷,遁入佛门。这是促成他三教会通思想的间接原因。第二章以《药地炮庄》为主要研究对象,抓住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这一主要思想,论证方以智的天人关系模式,得出方以智独特的天人关系学说。与以往的思想家不一样,方以智以“天人不相胜”来解释“天人合一”这无疑是一大创举。在论述“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方以智又对天人之间能否相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人不可胜天,天也不能胜人。在他看来,人心与天地之心相通。人类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天地。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又是成立的。进而在这个视域下窥视方以智哲学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最终的旨归在于实现内圣外王之道。第三章分析《药地炮庄》的理论方法。由于《药地炮庄》思想受觉浪道盛影响甚深,本章在前文道盛援庄入儒的“托孤”说的前提下,进而具体阐述了《药地炮庄》以儒释庄、以佛解庄的特色。最终完成了方以智的终极目标三教会通。第四章考察了方以智的三教观与其思想旨归。本文认为方以智坚持了庄子属于儒家的立场,主体思想与佛道两家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他用多个论据来证明庄子是属于儒家的。儒宗别传是庄子归儒的一个强有力的论述。方以智的三教会通是以易学为基础,改铸老庄、出入佛禅,最终以儒家为旨归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对晚明三教融合思潮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是作为明遗民对于传统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反思,其中还包涵着对于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的探索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