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6亿以上的农民完全依赖于农业生产活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农民仅以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农业发展的一个奇迹。然而,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非常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面临着更加激烈和严峻的挑战。 随着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逐渐形成、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农产品产区生产能力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机制正逐步形成,农产品传统的主导产区地位正在被撼动。 我国学者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力上。在我国加入WTO前后,我国学者针对入世对我国农业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把整个中国的农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问题,认为糖料、园艺产品、畜产品、烤烟、大米等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油菜籽、棉花、小麦、玉米等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些关于农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用比较优势代表竞争力,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生产成本比较、价格比较、国内资源成本法等;二是,主要计算、分析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表现;三是,将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放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国家之间农产品竞争力的较多。 但是,中国学者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进行的研究还很少。在现有的文献中,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省域之间农业或农产品综合实力的比较和评价上,实际上就是把用于国际比较的理论和方法用到省域间农业或农产品竞争力的比较和评价上。其共同特点是,没有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和完整的深入研究。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哪些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程度有多大?是如何影响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产区应该是不同的。不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产区间的差异。换言之,如果不对参与竞争的主产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那么对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也只能是对其进行全国平均数的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在对主产地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才是具有建设性的分析方法。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背景的地区进行分析,无疑有益于在理论上的归纳梳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日本而不是直接选择我国某一时期的某一产地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将有助于构建一般意义上的产地间竞争理论。选择日本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的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与我国类似,亦即都是经营规模偏小的家庭经营而不是农场经营。第二,日本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约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较为完整的高速经济发展过程,而这一时期日本的农产品产地间竞争也恰好最为激烈且最能体现某一产地从兴到衰的整个过程。第三,若要使现状分析不是止步于个别产地的行为模式分析,那么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增加与竞争产地的行为相对应的"市场结构"分析,而若以市场结构的变化作为分析对象,那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分析则是其必要条件。基于上述原因,以日本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要比我国有利得多。 在提出本研究的假说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事先对有可能成为构成假说的因素进行梳理,而在本研究中,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直接因素,包括成本、质量、品牌及差异性;另一个方面是基础因素,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农户经营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及产业政策。在上述诸多因素中,如果把分析的着眼点放在产地间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的话,那么认为可以把上述因素提炼为以下五个因素,亦即: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以及自然属性。同时,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说:产地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研究主要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来对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解析,而具体案例的择取,将根据导论中所阐述的理由,选择可以反映设施园艺不同类型的高知县、宫崎县和关东近郊地区。 在案例分析中,将以温室栽培的蔬菜为例来说明具有竞争关系的产地之间的行为,并且评价各产地的主要竞争战略及市场营销的作用,同时从整体上阐明竞争结构的变化,将竞争结构的变化与农户竞争力的增强及技术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论述。因为农户的行为虽然能够消除因营销组织主体行为的展开所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农户的行为对产地的行为模式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如果在产地层面上实施技术革新从而形成相应的技术结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技术结构就会制约技术革新的普及程度及其带来的经济效果,同时决定产地长期平均费用曲线的形状并使其降低。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列举的产地都属于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产地,品种则是黄瓜、青椒等主要蔬菜品种。 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为提出问题,考察并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第1~3章通过阐述研究背景从而提出问题,第4~9章考察并分析提出的问题,最后一章得出结论,并提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在第1章导论中,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即从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提出目前主要的研究状况及不足,藉此提出在本文中有待解决的研究问题。中国学者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力上,即研究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问题。这些研究基本都没有考察同一农产品市场的区域因素。本文拟在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最新发展的竞争力理论,为我国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第2章将梳理与本文问题设定相关的理论及相关的观点性文献,在本文中主要对竞争结构的动态化理论并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农业的产地间竞争理论及竞争结构理论进行梳理,为后续的分析打好理论基础。 第3章提出对所设定问题可能的解答,即提出本文的假说,并就本论文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材料进行扼要的说明,提出与假说相应的分析框架。从产地间的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看,产地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和自然属性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本文的假说。本研究主要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来分析,案例选择了反映不同类型设施园艺的日本高知县、宫崎县和关东近郊地区,并以温室栽培的蔬菜为例说明具有竞争关系的产地之间的行为,评价各产地的主要竞争战略及市场营销的作用,同时从整体上阐明竞争结构的变化。 第4章主要针对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设施园艺,从设施园艺产品的商品性质、产地间的竞争结构、技术革新与产地间竞争、营销组织与产地间竞争以及竞争格局的变化等方面对设施园艺的产地间竞争性质进行理论上的全面概述。 从第5章到第9章,分别对设施园艺产品远距离产地的形成与行为模式、关东近郊产地的生产技术创新与市场进入模式、远程跟进产地的进入及其发展模式、关东近郊产地的整合等问题,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梳理。即通过分析设施园艺的案例,对产地主体的竞争战略与竞争结构的关系,更具体来讲是对营销活动中的产品差别化、产品策略的经济效果、农户经营扩大其竞争力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 第10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也是对前文的分析进行归纳整理,由此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同时提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与生产力结构)的不同将造成竞争结构的不同,而竞争结构的不同将使得产地采用的竞争战略不同,因此,不应该将竞争结构与竞争战略的关系简单化。这也同时验证了在假说中提出的观点,亦即:产地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