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大国之间加大接触与沟通,纷纷建立双边或多边战略伙伴关系,创建各种机制以加强地区安全稳定。但是,美国布什政府执政期间,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以反恐为由,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地区安全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与冲击。回顾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要想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只有积极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积极推进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于是,本文在总结论述地区安全合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模式、影响因素等。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地区安全合作理论的总结与梳理,着重分析了地区、安全合作、多边安全合作与双边安全合作等概念;指出了地区安全合作指导理论有:地区主义、新地区主义、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地区安全合作的现有模式有美国主导下的单极模式、地区多边模式和双边模式等。
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冷战以来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冷战期间欧洲地区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与发展历程,分析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合作状况以及美洲地区的安全合作状况等;对于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现状分析,主要选举了欧洲地区北约、欧盟相关国际组织的现状以及亚太和中东欧地区安全合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在论述了世界范围内主要热点地区的安全合作现状以后,指出影响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因素有美国单边主义思潮、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发展、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构建以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等。
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和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思考,主要观点有:
第一,发挥常任理事国作用,积极推进多边安全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强化与东盟关系;
第二,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周边不稳定因素,增强军事威慑能力,应对美日介入台海问题;不断拓展军事职能,提高处置危机的能力;采取灵活策略,处理好南中国海利益纠纷。
虽然不能说,合作安全机制是解决世界安全问题的最理想的途径,但就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来看,合作安全机制的确可以作为解决安全问题、促进世界和平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可以预料,合作安全将在世界范围内有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