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Glaucoma)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眼病,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是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目前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理性的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升高引起的特征性的视野及视神经的损害。眼压是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尽管眼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生物学指标,临床上患者就诊期间大部分仅测量单次眼压,不能够反应一天中眼压的变化趋势。昼夜眼压的变化能更好的评估患者的眼压变化情况,随着24h眼压测量的开展,夜间眼压的准确测量对24小时眼压波动情况越来越重要,24小时眼压变动情况可能在青光眼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习惯性体位(白天坐位,夜间卧位)测量24小时眼压更符合人的日常生理活动,更接近一天中眼压的真实变化情况。本研究旨在探索NCT与Accupen两种眼压计传统体位下测量24小时眼压的差别及相关性,传统体位与习惯性体位下24小时眼压测量在中的变动规律,指导临床青光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所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疑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不限,年龄位于25-65岁之间,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Accupen(24-3000,America)手持眼压计,非接触眼压计(NCT,CT-80A,TOPCON Company,Japan)进行24h眼压测量,自清晨7:30开始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在7:30开始,在7:30AM,9:30AM,11:30AM,13:30PM,15:30PM,17:30PM,19:30PM,21:30PM,这8个时间点中,所有受检者测量时均采用坐位先使用非接触眼压计NCT(Non-contact Tonometer)测量,再使用手持眼压计测量Accupen测量;其余23:30PM,1:30AM,3:30AM,05:30AM这4个时间点中,先使用Accupen眼压计测量卧位及坐位眼压,再使用NCT测量坐位眼压。 结果:1.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期间疑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收集了受试者共48人(96眼),其中男性26人(54.17%),女性22人(45.83%),平均年龄44.90±15.840,角膜厚度:右眼562.49±37.956um,左眼566.98±40.187um。自动视野计30-2:右眼-4.5632±4.31112dB,左眼-2.9830±3.30184dB。 2.两种眼压计测量的传统体位24小时眼压高峰眼内压均出现在清晨7:30,NCT眼压计测得的结果为22.05±3.608mmHg,Accupen眼压计测得的结果为19.79±4.147mmHg;谷值眼压均出现在21:30PM,NCT眼压计测得的结果为18.92±2.951mmHg,Accupen眼压计测得的结果为15.73±3.649mmHg(P<001)。 3.Accupen眼压计测量传统体位与习惯性体位24小时眼压波动曲线对比 3.1两种体位下峰值眼压时间点的对比分析:无论是传统体位还是习惯性体24小时眼压高峰出现在清晨3:00AM-9:00AM,两种体位均呈现出夜间眼压逐渐升高,清晨逐渐下降,其中传统体位眼压高峰出现在7:30AM,有35眼(36.5%),峰值眼压为19.79±4.147mmHg;习惯性体位24小时眼压高峰出现在5:30AM,有34眼(35.4%),峰值眼压为21.64±4.814mmHg。 3.2两种体位下谷值眼压时间点的对比分析:两种体位测量下24小时眼压谷值均出现在19:30PM-21:30PM这两个时间段,传统体位下眼压低谷出现在21:30PM有30眼(31.3%),其平均值为18.92±2.951mmHg;习惯性体位下出现在21:30PM有31眼(32.3%),其平均值为15.73±3.649mmHg。 3.3夜间使用Accupen眼压计测量坐位与卧位眼压测量情况对比:24小时眼压在习惯性体位下较传统体位波动幅度更大,且睡眠时间的卧位眼压大多高于坐位时的眼压值。 结论:1.疑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峰值眼压大多出现在清晨05:30AM,谷值眼压大多出现在21:30PM;非接触眼压计与Accupen手持眼压计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2.习惯性体位较传统体位24小时眼压测量能更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阳性检出率,Accupen眼压计是一种较好的眼压测量仪器,可用于临床习惯性体位24小时眼压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