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了的散文除在建筑美感、遣词用语等形式层面特点鲜明外,散文内部的气韵流转也沾染了赋体文学独有的气象,并与北方及少数民族的双重特质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上的“赋”化。故而散文的赋化现象既是文体发展现象,亦是金人王朝本位意识的文学镜鉴,包含了女真人的正统意识,是金代文学“中州文气”之一环。
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女真统治者的兴儒主张下,科举和教育推动了北方儒学的发展和女真人的汉化,金人的正统意识不断加强,文士的创作热情高涨,是为散文赋化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此章从“借才异代”“国朝文派”和“贞祐南渡”前后三个时期着眼,探析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对赋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说明,兼顾金代散文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重点关注与形式之赋化互为表里的精神之赋化。第三部分为结论: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此现象存在于金代文学中也非偶然。金人借助赋的文体权力和文体特点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对散文的文体价值亦是一种提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注金代散文赋化现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中原本位意识,也有助于客观认识与评价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
其他文献
中立帮助行为究竟何时成立帮助犯,刑法界一直争议颇多。而在近来频发的“套路贷”共同犯罪中,中性业务活动又是大量存在的,诸如律师为“套路贷”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公证员为虚假民事借贷合同办理公证的行为何时具备刑事可罚性,又给司法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实务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判例,但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上,各地法院没有统一的裁判基准,总体上呈现出中性业务活动处罚扩张化的趋势,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赖以寄居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根本性变化,人们进入“媒介社会”,微媒体代表了大众媒介最新载体。微媒体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深刻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传播工作。一方面给我国主流意
国家仪式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仪式化表达,是国家传播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凝聚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具有建构政治权威的特殊功能。认真研究和深入挖掘国家仪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和现实已经深刻表明,国家仪式具有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凝聚民族精神和思想共识的功能。国家仪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是指运用国家仪式推动马克思
一段时期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工作相对滞后,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软肋,更成为全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短板。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面临着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冲击、西方价值观及宗教价值观入侵、优秀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相脱节等社会问题,也面临着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欠缺、宣传滞后、“大思政”工作实效性不足等高校问题,更面临着欠缺“为人类而工作”远大抱负、缺失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社会实践、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经济资源。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文化多样性快速消亡、存量锐减,经济资源进一步趋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各国政府保护本国文化传统和表达自身诉求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咸阳宫》和《大秦帝国》这两部以“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题材的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两部小说的“底本”虽有重合之处,但是作者叙述方式和思想倾向的差异使这两个“述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论文绪论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概述了两部小说的研究现状,第二节为研究思路。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作者的思想与当代政治历史对小说叙述的影响之上。论文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第一节从《咸阳宫》作者历
1985年,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综合性文学刊物《黄河》创刊。34年间,《黄河》刊发了大量反映“北方地区农村和农民生活”的乡土小说,从这些小说中可以勾勒、还原出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北方乡土世界。本文拟对1985-2015年间发表于《黄河》上的这一部分小说进行分析,探讨小说体现出的北方乡土特色,从而更加明确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的绪论部分分为两节,其一是简要介绍《黄河》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
清末至民国,政体不断变化,国文教育也在逐步转型。随着“国语科”的合法化,国语课堂对现代语文知识和作文范文的要求也在加深。白马湖作家群的成员大都担任过教师,他们在教学工作中深感这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遂将教学、创作、出版相结合,从事着“立人”的工作。一方面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语体文的知识,一方面发表散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文章,在国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建构着现代的文章学。本文以白马湖作家群在国文教育转型视域下
《载驱》篇是《诗经·齐风》中重要一篇,历来受研究者所关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载驱》篇的研究呈现出整体化、道德化的倾向,由此在主旨、字词等方面出现诸多分歧。其中有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论证《载驱》篇诗旨为“哀姜说”的正确性。并以此为纲,对《载驱》篇做全面的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载驱》篇产生背景,《载驱》中人物考,《载驱》篇主旨辨析,《载驱》篇字词辨析与场景分析。所运用的研究方法